美文网首页茶世界茶故事茶香
何以造就黄茶的“独特三黄”?

何以造就黄茶的“独特三黄”?

作者: 极致茶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6-25 01:38 被阅读56次

编者|周周

编辑|肖童鞋

一、概况

(一)简史

       黄茶系六大茶类之一,为我国特有茶类。早在唐代,四川的蒙顶黄芽就已作为贡茶而出名。1597年许次纾的《茶蔬》记载,就有类似黄大茶的制法和黄茶的品质,可见,黄茶制作已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黄茶是由炒青绿茶制法演变而来的,所以在制法上近似于绿茶,但由于增加了闷黄过程,品质与绿茶有着明显的不同,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香气清纯,味厚爽正。特殊的焖黄工艺造就了它的独特“三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

       按鲜叶老嫩,黄茶可分成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3大类。现在黄茶生产主要在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浙江、福建、广东等产区。黄芽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黄小茶有远安鹿苑、霍山黄芽等,黄大茶则有皖西黄大茶和广东大叶青等。

(二)黄茶分类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香气高锐、滋味醇爽。按照鲜叶的老嫩,黄茶可分为黄大茶、黄小茶和黄芽茶3类,制法各有特点,对鲜叶的要求也不同。高级黄茶的闷黄作业不是简单的一次完成,而是颜色分多次逐步变黄,以防变化过度和不足,造型分次逐步地塑造,达到外形整齐美观。

(1)黄大茶

       主要包括产于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江的“广东大叶青”。

(2)黄小茶

       主要有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

(3)黄芽茶

       原料细嫩,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加工而成。主要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

二、黄茶加工技术

       黄茶的加工工艺与绿茶相似,主要工序是:鲜叶一杀青一揉捻一闷黄一干燥。正是其中特殊的焖黄工艺造就了它的独特“三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

(一)鲜叶采摘要求

       黄大茶一般可采一芽三四叶新梢,黄小茶则要求芽叶细嫩、新鲜、匀齐、纯净。如君山银针为纯芽头制成,且在清明节前1周采,过了这个时间采的芽叶就只能作为制毛尖茶的原料;而广东大叶青是选用云南大叶种带毫的芽叶制成,要求一芽二三叶初展。

(二)杀青

       黄茶杀青的目的和原理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在锅温、投叶量、杀青时间、操作技术的掌握方面有所差异。

1.锅温与投叶量

        和绿茶相比,黄茶杀青锅温相对较低,投叶量也较少。黄小茶杀青锅温一般在120~150。C,黄大茶一般在】60~180。c。由于锅温较低,因而投叶量较少,如君山银针200~600 g、蒙顶黄芽150 g。广东大叶青的原料为云大种,其杀青锅温和投叶量与绿茶相似。

2.杀青时间

         和绿茶相比,杀青时间相对较短,一般3~5 min即可完成杀青。如君山银针杀青时间为3~4 min,蒙顶黄芽为4~5 min,广东大叶青时间稍长需6~8 min。

3.操作技术

       绿茶杀青是多抛少闷,而黄茶杀青是多闷少抛。因为黄茶的品质要求是黄汤黄叶,利用多闷方法,产生强烈的水蒸气,在湿热作用下破坏叶绿素,破坏酶的活性,使叶色转黄。

4.杀青程度

       叶子卷缩.叶色变暗绿,嫩梗柔软,折而不断,手摸有黏性,有臭气消失,略有清香。

(三)揉捻

1.手工揉捻(黄小茶)

       黄小茶嫩度高,且含毫,因而一般都是利用手工揉捻,不采用机械揉捻。杀青后,经摊晾,使水分重新分布均匀,然后在锅内较低温的情况下进行揉捻。如北港毛尖在锅温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揉捻,一般揉捻程度较轻,掌握用力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

2.机械揉捻

       对于那些生产量大,原料较老的叶子,一般是黄大茶则采用机械揉捻方式进行揉捻。机械一般选用中、小型揉捻机,加压方式由轻到中再到轻,注意保毫保尖。如广东大叶青的揉捻是利用机械揉捻,中型揉捻机有265型、255型等。揉捻加压采用轻一中一轻的方式,不加重压,并多次松压。揉捻时间为1、2级原料40~45min,3级以下原料50 min。黄大茶的揉捻程度,一般掌握叶细胞破损率在60%左右,条索紧结圆浑且芽叶完整。

(四)闷黄

       闷黄是决定黄茶品质的关键性工序。

1.闷黄的方式

       根据茶坯的干湿不同,黄茶闷黄的方式可分为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两种。

       (1)湿坯闷黄又分揉捻前闷黄和揉捻后闷黄两种,揉捻前闷黄的如沩山毛尖(杀青一闷黄一轻揉一烘焙一拣剔一熏烟)。揉捻后闷黄的如广东大青叶(杀青一揉捻一闷黄一干燥)。

       (2)干坯闷黄  又分毛火后堆积闷黄和足火纸包闷黄,毛火后堆积闷黄的如霍山黄大茶(杀青一揉捻一初烘一堆积一烘焙)。足火纸包闷黄的如君山银针(杀青一摊放一初烘一摊放一初包一复烘一摊放复包一干燥)。

        黄茶闷黄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是利用湿热作用,使叶子内含物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从而达到黄茶的品质要求。

2.闷黄时间

        由于闷黄的方式、温度、茶坯含水量等不同,因此闷黄时间也不同。一般湿坯闷黄时间较短。如广东大叶青在室温20~25。C时,闷黄时间4~5h,室温28。C以上时,闷黄的时间2.5~3.5 h即可。干坯闷黄的时间较长,如君山银针初包时间40~48 h,复包时间也有24 h。

3.闷黄程度

       闷黄一般以芽叶变黄为适度(芽茶变金黄为适度)。如广东大叶青闷黄适度的特征为:叶子发卅浓郁的香气,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叶色变为黄绿色而有光泽。

(五)干燥

        黄茶干燥分毛火和足火。一般毛火采用低温烘焙,足火采用高温烘焙。干燥温度先低后高.是形成黄茶香味的重要因素。毛火采用较低的温度烘焙,干燥速度慢,有利于内含物的变化,多酚类进行缓慢的非酶性自动氧化,促使叶子进一步变黄。足火温度略高,是为了增进茶香。并固定已形成的品质。如霍山黄大茶初烘温度为120℃,而足火复烘温度为130~150℃。再如君山银针复烘时温度45℃左右.而足烘时达50℃。还有霍山黄芽足火烘温也达到100~120℃。

参考文献:

[1]古能平主编,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04,第245页

[2] 龚自明,郑鹏程编著,茶叶加工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第121页

[3] 朱朝枝,黄锦文主编,现代农业实用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第254页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茶树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发源来的

➤茶树是什么?茶树的一生究竟如何?

➤茶叶到茶杯的距离

➤你不知道的茶马古道

➤茶在国内是这样传播的

➤“茶”为什么叫tea

➤为什么茶叶会有各种各样的名字呢?

喜欢茶的朋友们欢迎添加小编微信号:jizhiyangcha互相交流学习噢!

相关文章

  • 何以造就黄茶的“独特三黄”?

    编者|周周 编辑|肖童鞋 一、概况 (一)简史 黄茶系六大茶类之一,为我国特有茶类。早在唐代,四川的蒙顶黄芽就已...

  • 黄茶:三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妙手偶得之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其特殊的“闷黄”工艺造就了自身独特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三黄品质特征,滋味甘醇鲜爽、耐冲泡...

  • 走,喝茶去(4)

    学茶艺札记(四)黄茶 黄茶。属于微发酵茶。本人不仅没喝过,也是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有黄茶。黄茶有三黄,黄芽、黄叶、...

  • 茶之初__黄茶及再加工茶

    黄茶以三黄为特性,色黄,汤黄,叶底黄。 工艺:鲜叶_杀青_揉捻_闷黄_干燥 黄茶分类: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 简单说茶-小众的黄茶

    黄茶有三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 是产量最小的茶类,年产五千吨上下,约占全国茶叶产量的0.2%。 安徽、湖南、...

  • 黄茶不黄,为何叫“黄茶”?

    相较于绿茶和红茶,黄茶对于大众来说是不是比较少接触?今天,就带你了解黄茶是什么。 对于黄茶的起源,说法不同。首先,...

  • 中国茶(中国六大茶系)黄茶

    黄茶.中国特产: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

  • 茶通古今(二十六)——大多数人会以为黄茶只是绿茶的一种,其实不然

    黄茶是中国特产。 它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

  • 黄茶

    明代闻龙《茶笺》在记述绿茶制造时说:“炒时,须一人从傍扇之,以祛湿热,否则色黄,香味俱减。扇者色翠,不扇色黄。炒起...

  • 黄茶

    黄 茶 一、概述 黄茶是中国特产,属轻发酵茶类。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 二、分类: 黄茶有芽茶与叶茶之分,按鲜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以造就黄茶的“独特三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el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