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周六,雨,10至15度
昨晚收看网上书法课。老师说,学好书法的两大要素:正确方法(好老师)和坚持练习。有很多人,练了十年书法仍入不了门,就是方法不对。
2017年9月我在当地书院报名,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已有五年半。其间,报了三期线下书法班,跟过两位老师,学了两年书法,飞速进步。后单位里开办书法兴趣班,外聘书法老师定期指导,如此又练了一年,进展缓慢。接着,又在网上报名《书谱》草书班,学期十个月,跟练半年。去年上半年,因卖房、买房、装修、搬家等事务耽搁,被迫中断学业。待下半年再提起笔,已一落千丈。
在这五年半的时间里,除了去年大半年未拿笔,其余日子,但凡工作日我几乎每天都能坚持写上一两小时。老师所说的两大要素中“坚持练习”,我基本做到。之所以停步不前、不进反退,就是因为缺乏好的方法,没有继续跟老师学习。
写作也是如此。我于2005年5月在网易部落开设个人博客。开博后半年没写一个字。直至2006年3月开始在网上写作。从此,写作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虽不是日日更文,但几乎每年都会写上几十万字。2009年我又在新浪上开了博客。后因新浪发文不畅,2018年跟着卢老师转战到简书。昔日网易过从甚密的博友,现在都成了我的微信朋友,坚持写作的已不多。新浪的几位朋友,都来简书安家,现在正常日更的只有我和卢老师。
算来,我也写了将近二十年。与学书进程相似,也曾有过辉煌的井喷期,成为市、县作协重点培养的苗子,报纸、电视都对我作过专题采访。可也是因为缺乏名师指导。其实想指导我的老师有,只是我没定力跟他们学。我忽儿想写诗、忽儿想写小说,忽儿想写评论。迷上读书后,更看不上写文学作品的作家们。所以,写了十七八年,文章越写越差。
写作与书法,学习的道理是相通的。有的人能学好一样、样样都能学好。有的人一样学不好,样样学不好。还有的人一样学得个半吊子,样样都是半吊子。是方法问题吗?我想也是性格问题。
半世光阴蹉跎。后半生,还是会坚持写作、写字,也还是独自练习,不拜师、不入圈子,独学无友,龟速前进。当然也不是盲目练习,通过书籍和网络资源自学。我这辈子并不急着去成为什么,只是将此两项作为充实生命的微习惯。
江滨探梅寻春


春天吃野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