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7日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走走。我想说,世界那么大,我越走越小。梦想那么远,我越走越近。走得那么坚定,那么义无反顾!
这些年来,内心深处愈来愈有一种修行之感,愈来愈平静,愈来愈平淡、知足,愈来愈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也许是自己浮躁的心需要洗礼,也许是心灵需要升华。行走于途中,方真正明白,人真的需要随遇而安,知足常乐;需要依心而动,依兴趣而行。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寻找到灵魂的最终归处!
凡是跟团的旅行,均以中老年居多,心中更有一种紧迫感,我也已人到中年了!想来这次也不例外吧。
慢慢享受老去的时光时间缓缓前行,生命渐渐远去。此时不远行,或许自己将真的老了。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在路上,完成华美蜕变。
与心灵一起去旅行,为的是彻底的放松,为的是更多的沉淀。何不彻底撕开这千篇一律的生活,投奔到多彩的世界。
我满面春风而来,我激情中年而来,虽然我走得很慢,但从未想到过停止。
前行,一定有更好的风景在等我!
后记:长假休息,过了几天黑白颠倒的日子,今日辗转,倒有些困了。连日来奋笔疾书,心殇似乎已渐趋平静,倒不似前些日子动辄泪眼婆娑了。明天还要折腾一整天,洗洗睡吧!
机场酒店的房间,条件虽不是很好且起降的航班噪音阵阵,但安放我无梦之眠的夜,总该是够的吧?
2016年10月8日
油画般的俄罗斯秋景原以为我的出境处女航会是马代(曾有人许诺说会带我去,至今……),退而求其次以为会是澳新(这是我一直想去的),谁料却因我独自一人,不管是从上海还是从广州出境,均被拒签了,原因竟是:独女孤行,怕我逃了!姐姐我是优秀共产党员且如此愛国,既非贪官又无当小三潜质,怎么可能逃跑!?好的吧,希望明年的假期会有合适的旅伴同游澳新凯墨,畅享“绝代双礁”的美丽风光。
总不能让长得沁出水的假期就此荒废吧,遂决定同期改去俄罗斯。
有人说,冰天雪地是它的代名词;有人说,芭蕾是它的名片;有人说,教堂是它的象征;有人说,金色是它最绚烂的颜色。吸引我成行的,也许是那洋葱头的建筑;或许是俄罗斯强大的民族精神及普京的硬汉形象;亦或许是莫斯科红场的那一抹红。
作为曾经的社会主义老大,我好想知道:西伯利亚的冷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怎样的美;俄罗斯油画般的秋景又是怎样的震撼……这些,我都好想亲自体验。
我的俄罗斯游于今日终于成行了。
这次旅行导游的聪明之处在于,行程尚未正式开始,在机场就要求大家把本次的自费项目及境外小费交了,而且再三强调,决不强制大家消费,一切自愿!面对众人疑惑的眼神,导游很淡定的介绍自费项目的特色及其对俄罗斯旅行的意义。完了还煞有介事的问大家,去北京旅游,故宫去吗?在我们对目的地充满了期待之时,这样撩人的推荐似有些不厚道。况且,克里姆林宫、叶卡捷琳娜宫、夏宫、涅瓦河游船、芭蕾舞及俄罗斯大餐等,这可是此次旅行的精华所在,岂有不去之理?再说了,出境游怎么可能没有几千的自费项目?旅行社虽不强制你消费,但会诱惑你!憋死你!你说你到了世界级旅游城市圣彼得堡俄罗斯帝都夏宫,我就看看外观,不进去!?这显然不可能,但人民币600元/小时的费用着实吓到了一些人。国人“看人看脸蛋,看书看封面,观景看外观”的经典又在此上演了。虽没多少人交钱,但这是姐的至愛。如果把钱看作是钱,姐也会犹豫片刻,但如果把钱看成数字,就会淡定从容许多,更可以从中找到另一种快乐。(这话从屌丝口中讲出貌似也有土豪的味道,我掩口窃笑!)自费项目及境外小费共向导游慷慨奉上近五千人民币。
边检后,我只在候机厅静静看书,丝毫不理会周遭的嘈杂,间或应几句同团成员的询问。TA们为何会对我独自出行如此好奇,我也只是笑笑,毕竟近十天的行程大家要朝夕相处,何必计较?
接下来8个多小时的航程,想来不会好熬吧。
2016年10月9日
昨晚于当地时间18:16分到达莫斯科(北京时间23:16),机场设施陈旧且办事效率低下,我们团队39人(全国各地的拼团)办完入境手续就花费了近一个半小时。一出机场,那种刺骨的寒冷还是让大家瑟缩不少,穿上登机前备的棉服,还是感受到了浓浓寒意。
到达酒店办完入住手续已近十点,房间不大却很干净,说是四星级酒店,但与国内同星级酒店相比,那差距决不是一星半点。我也是佩服了自己的适应能力,头一挨枕头就能睡到被闹钟叫醒。
红场上的古姆百货酒店俄式自助早餐很丰盛,也很合自己胃口,我享用的还是蛮惬意的。早餐后前往今天的第一个景点:俄罗斯最美丽的广场---莫斯科紅场。这里有古典主义风格的国家历史博物馆,红色的墙面,对称的尖塔,特有的洋葱头造型屋顶,呈现出17世纪大公国城堡宫殿的古典气派。在它的对面是瓦西里教堂,是沙皇伊凡四世在征服喀山之后开始兴建的,并将引进教派东正教发扬光大,以此来向欧洲各国示好,以求挤入欧洲上流圈。如今东正教早己成为了俄罗斯民族的国教,就连我们的司机开车时,但凡路过有教堂的地方,都要以东正教上、下、右、左的祈祷式虔诚祈祷(天主教则为上、下、左、右,仅从祈祷式便可区分出所信教为何派)。这座教堂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上去都有其独特之处,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在国内新闻中看到的教堂镜头,均取自于此。红场上的古姆百货,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仍然是建筑及城市规划的经典之作。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已是俄罗斯的奢侈品购物商场,据说卢布严重贬值之时,中国游客两天之内将整个古姆百货所有商品扫荡一空,致使古姆百货关门歇业三天,俄罗斯人以为中国人疯了,他们那里知道,在国内卖1万多的同款迪奥商品,在这里买折合人民币才三千多,等他们明白过来时,商场已被清空了。
高高的红墙映入眼帘,金色的洋葱头屋顶熠熠生辉。这莫斯科红场的一抹红让我想起北京故宫深墙的红,天安门广场的中国红。这两个曾经一个阵营里的兄弟就因这红而联系在了一起,虽无因果,却一脉相承,直至今日!莫斯科红场的红是美丽,而天安门广场的红,却是喜庆、富贵!
红场上宝石镶嵌的闪闪红星置身于莫斯科红场,听着导游讲解红场之对于俄罗斯政权的意义,环顾四周,竟毫无激动,我就奇了怪了。我努力搜索与红场相关的一切记忆,譬如:5月9日的阅兵,二战时期的阅兵,习总书记访俄的所站的位置……想让自己激动起来,但激动的阀门好像锈蚀了。
这个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地方,只因它不是我的根,没有我所能寄托的情感。我所能感受的只是它的表象,无法深入内部,如何能激动得起来?这,远不如我站在天安门广场,看到随国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那种瞬间飙泪时的激动与自豪!那是我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岂可与此相提并论!
红场稀疏的人群与天安门广场的人头攒动形成了鲜明对比,它是否意味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渐衰退与中国的不断崛起呢?想于此,更深更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连日来莫斯科阴雨绵绵,今日非但没雨,下午时分反倒难得的看到了蓝天,这让行走于寒风中的我们欣慰不少。
2016年10月10日
红场边的五星级酒店----四季酒店俄罗斯民众的幸福指数很高,教育、医疗均由政府负担,整个国家处在一种慢节奏的氛围之中,慢到一种什么程度呢?就拿红场边的五星级酒店------四季酒店来讲,该酒店于2003年破土动工,直至2015年才建成营业,这种速度也是由这个民族的个性决定的。俄罗斯所有的景点、商场、企业、政府上班时间均为朝十晚六,他们的上下班时间与我们理解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十点上班,是指十点从家出发,六点下班是指六点到家,而且上班时间每隔50分钟就有15分钟茶歇时间,还名其名曰-----技术性休息。常常见景点售票及安检窗口轮流技术性休息,管你排多长的队,到TA休息时,就会在窗口立一个写着“技术性休息”的牌子去茶歇了,15分钟后继续工作。所以,我们在俄罗斯的行程还是很轻松的,早上九点才从酒店出发,晚上最晚七点用过晚餐就可以回酒店歇息了。
原定昨天参观克里姆林宫,因故改在了今天,看样子导游的忽悠水平还是蛮高的,前天自费项目参与的人本没有多少,今天却没有不去的了,随后的自费项目想必也如此吧。莫斯科的堵车是出了名的,车子以龟速度行进在去克里姆林宫的路上。
普京办公的总统府到达克里姆林宫己近十点半,宫内古树参天,教堂林立,办公区、会议区、教堂区呈三角形布置。普京在三层黄色总统府二楼办公,克里姆林宫全年均对民众开放,反观国内,就是县政府大院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更何况中南海呢?是俄罗斯政府太自信还是国人太保守,我不得而知。
克里姆林宫内随处可见露天陈列着的俄法战争时法国留下的大炮,且炮口对准门口,每一个进来的人都感觉那黑黢黢的炮口正对着自己,让人瞬间为之一紧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静默的大炮似乎在提醒那些有非份之想的政治家:别惹我!惹我你试试!
教堂区低调沉静,以它独有的方式监督着执政者,同时也保佑着这个国家。
离开克里姆林宫时,我好奇的问导游,普京每天上班都是车队接送吗?导游告诉我,莫斯科堵成那样,总统车队出行是要封道的,为不干扰民众正常工作生活,普京是开直升飞机上下班的,靠近克里姆林宫的莫斯科河边就有总统的专用机场。
这可愛的霸气大叔!
离开克里姆林宫,离开红场,我的心情平静而祥和!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中国需要俄罗斯,俄罗斯亦离不开中国。兄弟联手,可好?
午餐后,来到莫斯科郊外的金环小镇-----谢尔盖耶夫镇。围绕在莫斯科郊外的11个小镇,因每个小镇均有东正教教堂,金色的洋葱头屋顶航拍郊果犹如给莫斯科围上了一道金色光环,因此而得名。
谢尔盖耶夫镇的教堂全镇以圣三一修道院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房屋与公共建筑之间没有常规的道路,只有森林与草地与之相连,远远望去,隐藏于绿树之中的房屋若隐若现。
小镇上有著名的特罗伊察修道院,它是俄罗斯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
今日难得的风淡云清,阳光灿烂,路边的长椅上随处可见落寞的俄罗斯大妈在晒太阳。
2016年10月11日
卡洛明斯克庄园的秋景卡洛明斯克庄园,是沙皇的郊外避暑官邸,沙皇一世的童年就是在此度过的,17世纪中叶是该庄园的黄金时期。这座木结构宫殿,拥有270个房间,3000扇窗户。深秋的庄园美如童话,彼得小屋掩映在古树之中,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树上硕果累累,红黄的各类水果在萧瑟的秋风中迎风招展,似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问好。
新圣女公墓安眠着26000多名俄罗斯各个时期的名人,在这个公墓中,王明夫妇是唯一的外国人。这里既是公墓又是一个雕塑公园,几乎每一个墓碑都是一件雕塑艺术品,在俄罗斯人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
俄罗斯的动车还真不能算差,平稳干净。车厢间隔处不仅可以放大件行李,还有一排挂衣服的架子。好累,上车安置好行李连洗漱都省了,只想睡觉。
2016年10月12日
美丽的夏宫花园于圣彼得堡而言,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这个被希特勒围困827天而未屈服的城市,处处透着顽强,这是曾经被斯大林称为欧洲最美城市之一的城市,好斗而英勇善战的俄罗斯人在这里慢节奏的悠闲生活着。希特勒围而不攻是因为他骨子里热愛着艺术,您说一个热愛艺术的人怎么可能损坏他心中的宝贝呢!?
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最昂贵的房屋不是新建的现代化智能住宅,而是前苏联修建于四、五十年代,甚至是沙俄时期的。遗憾的是,中国北京乃至全国各地,许多经典建筑,却被打着旧城改造的旗号人为破坏、遗弃。这到底是进步还是落后,我不得而知!
夏宫花园,面朝波罗的海而建,这个素有“俄罗斯的凡尔赛”之称的花园式宫殿,建筑理念与法国凡尔赛宫如出一辙,宫内装饰金碧辉煌,宫外园林张驰有度,承载着沙俄辉煌历史,虽己距今300多年,然而300多年的建筑因其厚重的历史,丝毫不显沧桑,巨幅油画展现出俄罗斯彼得大帝用他的智慧、骁勇征服波罗的海的情景。
漫步其中,随导游讲解循声而行,我久久伫立在青花瓷打造的壁炉前,满屋子乾隆时期的用品充满了亲切感,它们似乎也闻到了我们身上的中国味,用哀怨的眼神看着我们,好像在对大家说“带我回家吧,我想回家”,是的,带我回家,这个声音不仅从俄罗斯发出,更应该从美英法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带我回家,是十几亿中国人的心声,更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伟大辉煌的中国梦!
夏宫花园的美,在于它的自然洒脱。硕大的古树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草地上遍布金黄的落叶,为深秋的夏宫更增添了一份气定神闲!徜徉林间,仿佛我也成了这秋景的一部分,鸟鸣阵阵,“人来鸟不惊”,谁说只在诗中?
贪乏的语言如何能描绘圣彼得堡夏宫之美,之艺术沉淀,搜尽脑中,也只能用奢华与古朴来形容,方略觉妥贴些。
夏宫中的青花瓷壁炉冬宫位于普希金贵族区内,由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比夏宫更为奢华,以宣扬宗教为主的油画遍布穹顶及墙面,藏品众多,令人目不暇接,各种珠宝应有尽有,仅孔雀厅就用了近2吨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近9吨来自世界各地的稀有木板,且地面花纹全部由各类木材手工拼接而成,与穹顶的浮雕花纹对应,美仑美奂!
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琥珀屋,现存何处?世界各国探宝者争先觅之,我只盼它早日在旧居重见天日!
期待今晚冬宫皇家剧场芭蕾舞《天鹅湖》的精彩演出。
2016年10月13日
圣彼德堡教堂旅行,时间总是那么快,快得你怎么样也追不上它的脚步;相遇,总是那么美好,好到你想要忘却总是很难。
三天的彼得堡之行转瞬即逝,旅行的美好却因下午陕西资深美女看俄罗斯帅哥被偷包而蒙上了阴影,这美女自恋到爆,走到那里都认为所有人都在看她,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钟情妄想,这是病,得治!可不,正跟俄罗斯帅哥眉来眼去呢,包里的手机被偷了,看来这蓝颜也招祸呢。看着她哭红的眼睛,我只能报之以同情的目光。
又到了作别圣彼得堡的时间了,拖着行李箱走在灯火阑珊的站前广场,耳边不时传来导游警惕小偷的提示,顿时有些恐惧,只得加快脚步紧跟团队,以免落单成为特殊职业者的围攻目标。黑夜裹着星,灯光摇着叶,深秋夜晚寒凉的风裹着冷雨袭来,斑驳的树荫下我的影被拉得好长好长。
好冷,竖起衣领,我还是禁不住缩了下脖子。
又到了说离别的时间,离别是为了某一个时点不期而遇。
列车缓缓前行,载着我们驶向起点,也即我们此次旅行的终点------莫斯科。
2016年10月14日
参观冬宫的俄罗斯学生都说俄罗斯是战斗民族,从踏入俄罗斯境内至今近十天时间,在我们所到之处,均能看到俄罗斯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观各类博物馆、雕塑、教堂及建筑,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了解俄罗斯历史,进行愛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自尊心,树立民族自信心。
尊崇英雄,尊崇的不是某个人,而是那种让整个民族为之振奋的信仰和精神!俄罗斯人民以瞻仰与怀念让他们的英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反观国内,一大帮信口雌黄的恶搞文人、“砖家”学者,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在各种公开及非公开场合、甚至是主流媒体上,大放厥词,对曾经陪伴一代人成长,支撑一代人为之奋斗的英雄精神,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展开各种联想加以解读,混淆视听不惜扭曲年轻一代人的三观,让他们不再相信英雄、尊崇英雄。
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精神涣散的情况下被土崩瓦解的,这焉能说是民族之幸?
信仰是指引前行的动力,无信仰的个体是盲目的,无信仰的民族却是没有出路的。我们的英雄有来处,如今却无去处,可悲可叹啊!
车子行进在去机场的路上,我竟无心欣赏窗外的风景,或者,心静如水的我,此刻,眼里没有风景。
归去,没有太多的的留恋。我来与不来,风景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2016年10月15日
陕师大教授白先生按正常行程,这个时间我原本早已到家补眠了,但由于第一段航程晚点,致使我未赶上回家的航班,只能改签至17:35的航班,郁闷啊,此时还在候机。
当同团成员在机场拥抱挥别时,彼此之间竟有些许不舍,尤其是陕西师大教授白先生夫妇,更是极力邀请我在西安停留两天,到他家去坐客。白教授是陕师大世界史的博导,年近70依然活跃在教学与学术研究领域。一路上,白教授为我这个历史盲普及俄罗斯历史,在他生动形象的讲解下,看着眼前的建筑,仿佛我也亲历了俄罗斯不同历史进程。短短几天行程,这人、这景、这无意之间收获的特别补课,更让我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白夫人更是义不容辞地充当了我们的义务翻译,好幸运,每次出行都能遇到各种让我感动的人和事。
在路上,你永远不知道前方等待你的是哪一份收获与惊喜!
还好,我在路上!
L's L 2017年4月8日根据日记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