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语文分享教学追求创新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研究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创造对于社会、民族、个人的重大意义,为培养学生创造力而开展的创新教育,一时间炙手可热,风靡全国……这样的教学,那样的模式在对以往的教学的批判中纷纷涌现,但是真正具有成效的创造教学实验到目前为止仍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这些教学试验中,试验者仅仅把创造认为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而没有从人的生命的角度认识到创造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标志性活动。”
9.3.1对个性的尊重即是对创新的鼓励
创新是一个催人奋进的话题,解决教育的难点热点问题要靠创新,推动教育的发展要靠创新,只有依托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可以这样说,承认个性的存在,尊重个性的需求,即为创造开创绿灯。因为每个生命都有其超越性。“人从不满足周围的现实,始终渴望打破他的此时——此地——如此存在的界限,不断追求环绕他的现实——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当下的自我现实。”“以人的生命陶冶与发展为旨归的语文教学注重生命超越性的激发,借助于生命的这种不断向上发展的内驱力,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完美与力量,从而产生一种自我实现、超越生命的至高感觉,也即‘高峰体验’。有了这种体验,他们就会发现创造是生命的应有之义;有了这种体验,他们就会以更积极的姿态去生活、钻研和探索,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也会得到飞跃和升华。”
9.3.2创新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前哨
那么在语文分享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呢?其实语文分享教学对个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即是对创新的一种尊重、一种激发、一种引导。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具体措施的。而其关键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学生认知活动过程中,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显明个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其表现为学生对问题认识视角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手段的新颖性等方面。教师平时要学会对学生的特有观察、思考和感觉给予尊重和关注,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思维环境。同时要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创新能力,如:努力克服思维定势,重视自己的自我表象,注意培养自己收集信息、积累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不仅要汲取已有知识,还要注重汲取有关方法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激发创造兴趣、营造创造气氛、鼓励创造精神、巧设疑问、开展讨论、放飞想象、引导发散、坚持创新写作等。让学生认识上有高度,视野上有宽度,思维上有深度,合作上有效度,执行上有力度,细节上有维度,能够帮助学生做梦!
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要注意到:①正向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基础,正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②逆向思维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及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③发散性思维是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基础上进行的,有所不同的是发散性思维不限定人的思路,由多个方向、不同的角度对思考的对象去思考,在较大的思维视野上扩展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激活思路,更进一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换思考的角度可培养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在教学中经常变换角度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思维方式上说,就是善于创造性思维,即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逆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等思维方式。
而在所有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最为重要的是注重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指培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假设、方案或结论。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作文,只要学会运用发散思维,很多看似有难度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语文课堂上,培育学生发散思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引导学生“想”。语文科的内容决定学生必须会“想”,一个不会想的学生在语文课上无异于盲人摸象,只能记住一些知识的零碎片段,却欣赏不到文学殿堂里的异彩华章。语文科原本是个多维的立体世界,而非一个简简单单的平面世界。我们所接触的每一篇课文,也许只是这空中的一个“点”,由这一“点”可以引申出无数的内容。“点”只是学生领略这个空间的一座桥梁而已,而空间所包含的一切才是学生真正需掌握和寻求的内容。也有一些学生产生疑问,他们认为自己每一堂课都在用脑思考,都认认真真地“想”,怎么能说没用到发散思呢?然而,这里所说的“想”并非指学生针课本某一方面的内容所产生的一点理解,而指从原问题出发,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理等拓宽学生的思路。这也就是多角度思考题,即发散思维。一旦将多种“想”法融入语文科的学习当中,便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问题弄懂。同时,‘想’还表现在问题意识的培养。当然,问题的形成和提出,也要得力于自由宽松的思维环境,学生在其中可以自由探讨,勇于发问,积极思维。这些也是需要老师的给力!问题产生了,进而鼓励问!
第二,鼓励学生“问”。在初步运用了多种“想”法之后,学生问题的理解便不再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向纵深发展。对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头脑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如果能把这些能量释放出来,对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很多时候当他们弄懂了书本或习题上面的知识后,便开始关注一些相关的知识。例如不只要了解一个作家的一篇作品,还想知道一些其他作品,以及这个作家的风格。做完了一道题,不再满足于知道答案是什么,还要知道其他的答案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这些“想”法在头脑中时时闪现,经过提炼,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问题。这时候,鼓励学生“问”便成了当务之急。一旦他们将这些问题诉诸语言或笔端,那么第一阶段(即“想”阶段)的发散思维便见出了成效。“问”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他们的置疑精神。一般来说,高中的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原因,不像小学生和中学生那样爱问问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心中没问题,相反,由于所学科目日渐增多以及内容的逐渐加深,他们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很有可能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因此,当一个学生的好奇心初露端倪的时候,最好的措施就是将其发扬光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赋予他们“说话”的权利,鼓励他们“发问”。
第三,启发学生“答”。在课堂上,老师必然要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另外学生通过上述“问”的过程,还会再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学生和老师来解答。对于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解答一部分,剩余的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再由老师解答。在日积月累中,学生慢慢形成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将进一步运用发散思维。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还在于有很多语文题的答案是不统一的,甚至有一部分题要靠学生自己想答案。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新旧教材的差异、时代的发展,以及对一些旧问题的新观点造成的,它给学生做题增添了难度。它要求学生不仅学会综合分析问题,还要理性而全面地理解问题,最终寻找到答案。因此在这个答题的过程中,学生将再一次运用发散思维。同时在运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学生还会产生许多新问题,因此便形成了“想——问——答”这样良性的循环过程。
第四,激励大胆去做。不去做,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行不行。同样,眼高手低者也是难以称之为创新者。敢不敢做是第一步,会不会做是第二步。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敢做的勇气和魄力,还要培养学生会做的能力和技艺。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也是能否最终培养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能否最终达到语文分享教学最高境界的最后一跃。我们当下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上,的确有很大的欠缺,甚至纯粹是表面文章。比如有的地方中考的实验技能考察,那简直是胡搞,根本就没有落实到实处,纯粹就是敷衍了事胡任务。老师胡学生,家长无所谓,学校齐作弊,招考学校只算文化课成绩。如此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真是我们教育的一大顽疾啊!不可不根治啊!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