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语文教学的困境和展望
如果你看到下面的几首“灰色童谣”,你有何想法呢?是生气,是惊讶,是警醒,还是无动于衷,还是哑然一笑,还是若有所悟?
“太阳当空照,僵尸对我笑,骷髅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心情特别好,一拉绳,我就跑,轰隆一声,学校不见了!”
“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中,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
“对面的老师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我这个学生并不坏,请不要对我不理不睬;对面的老师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我这个孩子也可爱,请不要把我当成无赖……”
这些灰色童谣难道真的不能反映些什么吗?这些灰色童谣之背后,难道不反映出我们教育的失落吗?这失落之背后,难道也不反映出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的失落吗——语文人文精神流失何其严重啊!难怪背上了误尽苍生的骂名啊!那么时下的语文教育教学又是如何呢?
如果你能悄悄走进当下的语文课堂,而不是被所谓的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交流课和参赛课等等课堂所蒙蔽,那么你就会发现语文课堂是如此的熟悉而又是那样的陌生。熟悉是因为语文课多少年来还是那样,有的不外乎加了个多媒体,而让语文老师少了写板书的必要。陌生,那是因为你所关注的语文课堂,语文味离语文课堂越来越远了。本应是学生喜欢的语文,却越来越遭到学生的冷眼相对。语文教学,真可谓困境重重啊!
2.1当下语文教学的困境
语文教学的困境何在呢?这应该是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当下的语文教学困境主要如下。
2.1.1重功利,轻生命
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从表面上看都是在为孩子着想,为提高学生的考分而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我们深入一下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大人都在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或多或少地替自己考虑。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老师为了自己的业绩,学校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自己的政绩,孩子在无形中成了这些功利的牺牲品。孩子失去了自己童年的欢乐,豆蔻年华的天真,花季雨季的烂漫。大家为了分、分、分,为了挤过那座独木桥,都是拼命地男生女生向前冲。因为那种大人设计好的独木桥只讲分数,不讲素质素养。没有办法,学生们只好在那些大人中的专业人士——老师的带领下起早摸黑地冲锋陷阵。结果是失去了朝霞的灿烂,失去了午阳的豪放,失去了晚霞的柔美,失去了生命的快乐。得到的就是不得不认同自己是一部学习的机器!而且还不仅仅是这样,等他们走上社会却发现,这些分是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和解决什么问题的,关键时刻还是靠自己的综合素质。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应变动手处理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一组数字。教育造就的应该是“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的人(唐江澎语),而不是分数的机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