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补录(二)

作者: 孤微醺西柚 | 来源:发表于2022-05-02 23:52 被阅读0次

文/孤微醺西柚

老舍先生的《老舍谈写作》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我最近刚添进书架,有时候一天两三章,也不想作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枣般不知滋味。好书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就像藕粉需要搁置沉淀进行水粉分离,只需要静待时间即可。

我之前看书算是比较快的,近些年反倒越发的慢了起来,一方面是喜欢边读边思考,有时会在读书笔记上写一写那些荒诞可笑却又天马行空的“傻点子”,一方面确实是开始接触不同领域的书籍,去尝试接触一下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人文气息。

我越发的慢了起来,可能我最终想要的还在书中,那些我们丢失的古籍经典中。我在想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答案?这些藏着一个民族秘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骨,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藏着我们的根,这些上下五千年历经战火洗礼而不绝的“前人之火”,是一个民族的魂,如同不灭的火炬,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还是太稚嫩了,年少轻狂且学识浅薄去尝试解释本质,到头来一场空。不过,我在想为什么呢?我在求什么呢?我求助于历史,这大概是一种难得可贵的一次清醒,如同溺水的人紧紧抓住那一根稻草。我之前一直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阶段,当然现在也是。

英国弗兰西斯·培根《在培根随笔》中提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我一直认为是借古鉴今一样,避免自己再犯古人之过错。但是,我近年来觉得最为重要是认知继承。我所说的“认知”理解不难,就是知道你从哪里来,我们不单单只是要活好当下,还要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去增强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国作为唯一没有文化传承断层的四大文明古国,可以说留下的古籍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我们小时候接触的《三字经》或者四书五经等经典书籍到底是什么呢?我看做一种唤醒,这是我们本民族的一种传承,这些其中包含了的“礼”等等元素,从小开始“吸收”,一点点改变自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隐形符号,而我们需要的是重新唤醒它,认识它,做到推陈出新。

当然,也可以说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的根,就是出处,拥有文化传承底蕴,知晓来源出处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情,最终都是在找寻根,或者说是“初”。一个种族是需要历史的,而历史传承下来的经典书籍也是那个种族的精气神的来源之一,我们不能做一个浑浑噩噩的人,要找民族的独特元素,经历史冲刷而不散,保留这一份独特性,不迷失足矣!

相关文章

  • 灵感补录(二)

    文/孤微醺西柚 老舍先生的《老舍谈写作》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我最近刚添进书架,有时候一天两三章,也不想作猪八戒吃人...

  • 灵感

    创作第一天 灵感如瀑布日录万字 创作第二天 灵感如泉水日录千字 创作第三天 灵感如细流日录百字 创作第四天 灵感如...

  • 还能读高中吗?

    “看看有没有补录机会,若没有补录就麻烦啦”,儿子的班主任说。 看到“麻烦”二字我就心惊肉跳。天呐,难道...

  • 【投档火爆,或迎来“补录”最难年】

    【投档火爆,或迎来“补录”最难年】 本科文理仅43个缺额。 近1.7万压线考生等补录!!

  • 补录

    好像很多阻力,应该是说自己的意愿并不大,推动不了,改变不了

  • 补录

    最近好久一段没有写简书了,头疼,真的忘记了,也不能说忘记了,只是有时想起来也不知道怎么写,写不出好的文章,也没有...

  • 补录

    2020国考补录,我报了一个招两个人的岗位,不出意外地没有进面。但当时只知道没有进面不知道那个岗位的进面最低分,今...

  • 补录

    第四天 今天上午行政课,实在太煎熬了,没忍住,我睡着了,睡了一节课多,我的睡眠习惯计划可能或许被打断了… ...

  • 补录

    刚刚睡着了,梦见淡凰的灵向我走来。隐约看得见它,没有肉身。 昨天8月23,中视频计划通过了。一个小惊喜。好好拍视频...

  • 2021.5次

    补录,慢跑30分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感补录(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ij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