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本书是一次买的,阅读完的时间也比较快。
想想这是第二次买冯唐的书,上一次买是一次性买了5本。
这次两本都是他的新书。先说《成事》这本书是来自于曾国潘这个人物的核心思想。
对于曾国潘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人,关于这个人物做出的很多历史性社会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不可绕过的人物。
《金线》这书更多的事一种底层原理,这种原理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属于能够牢记在心那种。
书里的冯唐却是帮这种原理进行实践从自己的投资领域到企业管理都有在实践。
但这种书籍在我阅读时候显得比较容易,更多的都是抽象化形容一些东西。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3958/51b93d5ff63be645.jpg)
对于很多时候的自己来说显得不怎么接地气,确实是因为当前自己的水平比价有限没办法去进行实践,所以书本的知识显得空洞,全是一层层的底层逻辑。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每天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在一个城市生活如何让自己的时间最大价值化。
能够挣到更多的钱是一天最重要的事。
回到自己定位看,我自己也是普通的打工者,在温饱线上挣扎。
这种状态应该是大部分中年人群的一种生活状态。
可能回归到生活本身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远见,这是很多时候自己内心焦虑。
大部分普通人焦虑的状态。
回想到生活里一些细的颗粒度时间,在沉静着看着一本本书籍时候,那一刻片刻对于自己来说是宁静的,这应该就是很多时候读书的意义所在。
回想着过去几年时间里,确实自己在每个月或者每年都或多或少读了不少书。
虽然这些书本知识没有让自己物质条件变得富足了一些,却在很空洞乏味的时候陪伴着自己走了一些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3958/067c29634e45c5ab.jpg)
再折射书本知识看对标标题,一个人要成一件事是要机遇是要一些储能的时候。
这些储能的时间就是在渐渐过去的时间里有着一些准备。
多读书多读好书也是成事的一些必要元素。
想想在近两年以来看电子书的时间少了很多,看纸质书的时间多了一些。
看着平时逐渐凸起的肚子和日渐增加的年龄数据,我想有一个好的身材,有一个好的身形应该也是一件成事的关键。
每一件成了的事都可以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金线原理。
想想也正是这些原因自己才选择了帮这两本书一起联合起来读。
在读书这件事上,前同事说要多看通识少读抽象,从抽象到通识大致可以理解为帮一个人从漂浮的状态再向地面去落地。
从面对人生的很多好高骛远到了生活里的柴米油盐。
想想很多时候人舒服的一种状态就是平静的时候,内心富足的时候,在做一件事然后感觉这件事要成的时候其实是一种特别健康的状态。
就像一个从事于销售行业的业务员,在谈成一个客户时候,那怕这个客户还没有成交。
但是依自己的判断和感知,就觉得这个客户可以成交。
人很多时候到这种状态其实是一种特别舒服的状态,这种状态也累积得多了就会是职业想的崇尚感,也就是我们世俗里的成就感。
要成就自己的一件事还是要多读书,多读好书,好到那种可以让自己有很多快乐以及宁静的时候的书。成事了以后总结出自己属于自己的一套原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3958/e4d6db3aa604a2d9.jpg)
那这种专属于自己的原理就是人生的金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