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传
贝内迪克特·韦尔斯生于德国慕尼黑,从六岁起先后就读于三所寄宿学校。高中毕业后来到柏林,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投身写作,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处女作《贝克的最后一个夏天》(2008)一经出版,便受到多方关注,荣获“巴伐利亚艺术促进奖”,并于2015年被改编成电影。第三部小说《几乎像天才一般》也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西德意志广播电台制作成广播剧。新书《直到孤独尽头》荣获“欧盟文学奖”,售出24种语言的版权,登上德国《明镜周刊》畅销榜长达一年之久。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21148/b03d8bf96a56fd44.jpg)
故事的开篇,以现在“我”的车祸开始,缓缓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悲伤故事。
整篇故事以时间线串联,1980年为开端。
那一年,“我”的家庭很幸福。姐姐丽兹性格开朗,哥哥马蒂独来独往,而“我”尤勒斯喜欢冒险。
“此前,我一直生活在家人的悉心呵护下,但显然存在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和暗涌,能将这一切毁于一旦。有些家庭会得到命运的宠爱,另一些家庭却只能面对不幸。”这一切的不幸就这样开始了。这一篇章,作者多次描写了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性格与脾气,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为日后不同的人生境遇埋下了伏笔。
当三姐弟在家中玩耍的时候,为了生计,父母不得不出趟远门。一名女律师的车撞上了父母的车,女律师是幸运的,她活了下来。这里第一次强调,有些家庭是幸运的,而我们家是不幸的,父母双亡。三姐弟被送到寄宿学校。
三姐弟中适应最好的,反而是当时独来独往的马蒂,生活仿佛没有什么变化。姐姐似乎活在当下,对过去的事情完全不在乎。而“我”因为被欺负,从喜欢冒险的孩子,变成了性格内向男孩。
“我”心理上多次求助姐姐,却鲜有回应;“我”现实中多次求助哥哥,却完全不被理睬。反倒是哥哥的室友托尼,因为喜欢姐姐,对“我”伸出了援手。还有唯一生活经历相同的朋友阿尔瓦。九年中,姐姐因寄宿生活堕落了,哥哥却被寄宿生活磨练了意志。
而阿尔瓦“一旦有人对她动了真情,她就会忙不迭地把他甩掉”,“我”已经能很好的扮演一个乐观合群的住校生。我们正因为如此,迟迟不能走到一起。假装的快乐终究不是快乐。
姐姐和阿尔瓦的情况相似,但是却更糟糕。当年姐姐没有能保护“我”,是因为她自己也被侵犯了,在一片混沌中,她没有办法保护两个弟弟。当三姐弟再次重聚的时候,“我们就像三个久疏战阵的演员,虽有缘重逢,却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经典台词”。
三姐弟在互相责怪,却突然发现每个人都很难,“突然之间,我就成了自己不想成为的人,时间越长,就越没有办法回到你们身边”。原来,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可是一旦当我们开始明白自己,明白亲人,就会发现好像生活可以不那么拧巴,可以回归正轨。
阿尔瓦在经历了一段婚姻后,和“我”走在了一起,还有了双胞胎孩子。
丽兹在经历了风雨后,选择了自己钟爱的绘画。和一直默默为她付出的托尼,回归家庭。
马蒂看似特立独行,却按部就班生活,保持着按门六十四下的习惯,祈祷着幸福和平安。
与自己和解,才是最大的和解。那时候,独孤便不再是武器。“你总得学会忘记过去,有多少人比我们更不幸。你的童年和父母的死亡都不是你的过错。可任由这些事情支配你的人生,那就是你的不是了,只有你才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可是树欲静,风不止。
在“我”以为,“我”遭遇了那么多不幸之后,“我”会得到幸福生活。可是命运依旧没有放过“我”。阿尔瓦的癌症又一次复发了,在幼年丧父母后,再次在中年遭遇了丧妻的危机。“我”也想到了死,就是开篇那场看似意外的车祸。
可是“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孩子,我不想让他们和“我”一样。哥哥的话点醒了“我”:“我们自出生起就生活在泰坦尼克号上,注定要沉沦,不可能一直活在人世。这是命中注定的,没有什么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决定如何面对这一切,究竟是惊慌失措的四散奔逃,还是像那些音乐家那样,即使巨轮即将倾覆,依然勇敢地,有尊严地继续弹奏。”
“我”活了下来,和“我”的孩子,姐姐姐夫及未出世的孩子,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在一起。
“我”的孩子比我幸运的是,他们好好的跟母亲告别过。
我们过早的接触到了生命的局限,姐姐贪婪地挥霍着生命,哥哥则战战兢兢地守护者生命。事情来了又去,而“我”一直没有办法接受这一点,但现在却突然释怀了。
整篇故事多次转折,通过对比“我”和哥哥姐姐的生活态度;对于“我”和同龄人的人生;对于“我”失去父母和“我”的孩子失去母亲;对比“我”前后对事物的看法。最后“我”明白孤独的尽头其实不过是结局早已注定,然而“我”自己可以决定怎么看待事情的过程。
姐姐不再是众人眼中的公主,却有了最爱自己的人,和自己最爱的孩子。
哥哥和嫂嫂虽然没有孩子,却有自己热衷的事业和琴瑟和鸣的爱情。
“我”虽然失去了父母和妻子,但“我”有能力让“我”的孩子不再经历和“我”一样的苦难。
即使注定沉沦,也要优雅而体面,轰轰烈烈的活一场。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048225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