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说,被爷爷奶奶带着长大的孩子,性格会有很多缺陷。我很荣幸也是其中一名,所以,有时很想知道这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
奶奶对我的要求是极高的。曾经一度我以为,所有孩子都会和我一样,甘愿听任大人的命令,事实却道,我永远是同龄人中很懂事的那一个。奶奶的教育方式完全区别于中国传统式的命令法则,她是很认真的言传身教。从我记事起,只要我和奶奶同塌而眠,她总会对我先进行至少半个小时的思想教育,甚至延续到她住院,我陪床,一直到我暂别她,她永离我。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毫无新意,不过是勉励加恐吓我努力学习。可是表现方式却是各式各样,眼花缭乱。奶奶可以从她的奶奶的人生经历,到她母亲,到她自己,到我父辈甚至是隔壁的老王老张,进行分析与总结,告诉我,人活着不努力是不行的。
奶奶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我的好胜心态,自理能力。上小学时,我便常常洗碗,整理家务。偶尔还会洗衣服,炒个菜。总之,过得比现在勤快多了。我的理财能力不错,从来不乱花钱,也是源于奶奶。奶奶是个很节俭的人,她有一个爱好,是收集五角钱。奶奶家床下面总是有一沓一沓整整齐齐的五角钱,令人叹为观止。奶奶也特喜欢驱使我去数一共有多少张。她收集的有成就感,我也数的很有成就感。长大了,我也明白了,这其实是一个存钱的好方法,好习惯。不知不觉地,多出来一笔可供急用的资金。奶奶一直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我和奶奶的感情极好,一度我深信没有奶奶的日子,我肯定走不下去。虽然矫情,却真真是这样想的。但是这极好的感情却没有抵过我青春期的叛逆。那是一段在学校猖狂,在家中沉默的日子。那时,我认为与奶奶毫无共同语言。只要放学回家,我就不会主动说话,即使是回答,也尽可能的用最最简短的词。与奶奶也常常顶嘴,吵架。恰在此时,我姑姑偶然提出希望我住她们家,我当时真的是毫不犹豫的答应。奶奶也同意了,我想一方面她认为上过大学的姑姑可以给我学习上给予很多的帮助,而另一方面肯定是我冷漠的表现让自信能干的她不知所措了。姑姑,姑父都是很开明的人,在她们家住,我开朗了很多。我心满意足的飘飘然,从来没有考虑过奶奶的感受。面对从小精心呵护的孙女毅然决然的搬走,奶奶心中的酸楚有多深,不舍有多浓,她从未说过,我从未问过。只是当失去的痛楚逼迫我去狠狠回忆过去时,才第一次思索着奶奶的感受。
住在姑姑家的时间段内,因为学校离奶奶家近,我基本上每天中午回奶奶家吃饭。奶奶以前的传统是中午简单吃,晚上好好做一顿饭。但因为我,她改变了已经习惯了几十年的生活方式。每天中午都做好一桌子的菜等着我,在我快到家之前,她总是站在厨房的窗前看着,望着,看到我的身影,便急急盛饭端菜一并开门,我进门时,桌上恰好摆好饭菜,不烫不凉。那一阵,我特爱吃肉夹馍。奶奶专程去问人家的做法,再配上我爱吃辣的口味,自创了一种新产品。我可以一顿饭吃一个半,那可是肉多得直往下掉的肉夹馍啊。那是一段我体重最重的时间,亦是我幸福最浓的时间。
高中和奶奶相处的时间少的可怜,我住校,作业多,压力大。面对严苛的高考,我变得自我又狂躁。自认为我承受了很重的负担,自以为全家人都应该随时随地以我为中心。满脑子里只有我的考试,只有我的压力,只有我自己。一周见到奶奶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即使如此,我还是抑制不住的发脾气,闹情绪,全家人因为我都过的如履薄冰,尤其是奶奶。她对我高考的期望很高,因此对我的包容也无限制的增大,默默承受着我的无理取闹。最过分的一次,我当着全家人摔门而出,不接电话。一小时后,奶奶打来电话,刚毅的她,自强的她,放下一个长辈的所有姿态,对我说,求求你回来,不要伤害自己……那时的奶奶已经被病魔折磨的虚弱不堪,短短的几个字,她哭着,喘着,咳着……
那是我最惭愧,最后悔,最讨厌自己的一段时光。我太过看重高考的结果,太过忽略我的亲人。如果有重来,我宁可不上一本,我宁可不上大学,甚至不奢求延长奶奶还在的时间,只求可以多陪陪奶奶,多保留一些我和她的回忆。可是,人生啊,没有天真的重来,没有可笑的如果。
我启程去大学的那天,是笑着走出奶奶家的。我以为我和奶奶是暂别,不是我舍得下她,只是我想留给她一个坚强的背影,不让她太过担心我。事实上,走过她的视线范围,我早已泪流满面。我离开时,奶奶流着泪目送我,我回来时,我大哭着想留住她。那是一种伸出手却什么也抓不住的无助,那是一种祈祷着却什么也挽留不了的绝望。如今,我常常发呆着想,是不是我离开时的假装坚强,让奶奶放心的撇下我,是不是我暴露出我的软弱,奶奶就会不忍心放手离开。
我从小学不好语文,尤其写不好作文。但是我在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很赏识我,也是我作文分最高的一段日子。一篇名叫幸福是什么的半命题作文,让我得了班里的最高分,也开启了我喜欢文字的旅程。那篇作文写的很油腔滑调,我依稀记得我写到,幸福是一种态度,要自信不要自负,要坚持不要固执类似这样的励志文。现在想想,那可真是浮夸,那与幸福何干呢。幸福其实很简单,只是陪在最爱的人身旁,听着她淡淡的呼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