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开公号、投稿写文章以来,很多身边的朋友和读者都会问我类似的问题:
你这么能写,怎么憋出这么多灵感的啊?
你这么高产,是怎么让自己一直有创作灵感的呢?
你没有灵感的时候,怎么写文章呢?
对于这样的发问,我用李敖的一句话来回答:专家不靠灵感写作,恰如妓女不靠发情接客。
你以为灵感是凭空出现在脑海中的idea吗?不是的!
一个人是否能有足够多的灵感,关键在于输入的信息量够不够。只要保质保量的有输入,自然就会有稳定优质的输出。
我年初开始写作,如今大半年过去了,从写作小白到成为专栏作者,稳定为大平台供稿,并在自己的公号上保持一周3次的更文频率。
你以为这些是靠着不稳定的灵感迸发写出来的吗?非也!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在灵感枯竭的时候维持优质原创的。
01 看书
作为写作人,看书是最最基本的基本功了,甚至可以说,不看书的写作人不是合格的写作人。
我之前看了近10本东野圭吾的系列小说,后来又重温了简·奥斯汀的5本名著,大多数都是看完一本写一篇文章,甚至看完一本写2篇文章。
书的种类是五花八门的,写作的切入点更是数不胜数,我常用的书评切入点有3个:
1、感情线
《嫌疑人X的献身》看完后,我就从男女主爱情线的角度写了一篇:《嫌疑人X的献身》:当爱情遇上诡计···
根据书中男女主感情线的发展,引出话题讨论,爱情遇上轨迹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处理。这样就有素材啦。
2、主人公价值观解读
看完《圣女的救济》,女主对丈夫的那种“爱得太深、恨到极致:的爱情观让我特别的震撼,我写了一篇文章:《圣女的救济》:我曾经卑微又坚韧的爱过你
当我们被书里的人物价值观触动的时候,我们肯定是有话可讲的,再结合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这个时候,写文章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
3、社会大环境分析
每个时代的作品,总会反映一些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甚至和当今社会的现状如出一辙。
比如我为《爱玛》这本书写的书评:《爱玛》:什么单身可耻?还不是因为你太穷!
我根据书中女主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结合眼下的社会现状,分析“只有贫穷才使独身可耻”这个扎心的事实。
02 刷影视剧
前几天我有一篇文章《那年花开月正圆》:吴聘揭秘了“模范老公”的7大特质就是刷剧写出来的。
那几天,各大公号和微博都在疯传“不舍得吴聘下线领盒饭”,我看了几篇剧评,就有点儿心痒痒,想看看吴聘是何方神圣,居然让九亿少女都直嚷嚷“国家欠我一个吴聘”。
我花了三四个小时,从第1集刷到15集吴聘领盒饭就收手了。
哪还需要憋出灵感写文章啊,简直是思如泉涌好不好!
一部大众反响强烈的影视剧,必定是有引发共情的价值观的,肯定有只得写文的切入点的。
想要在刷剧过程中找到写作素材,就要在看的过程中留意3个点:
1、人物性格特征
之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的时候,小小老师就分析过司音和玄女的性格特征,向读者剖析为什么玄女不如司音,特别能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
2、台词
剧本里的台词都是经过专业团队静心打磨的,有时候一句简短台词能直接写出一篇文章。
比如我之前看了电影《怦然心动》后,根据台词“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写了一篇文章:《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还有我写过的【最贫穷的哈佛女孩】:我不想做个傻瓜,我要去上学。
这些台词都是因为触动到我,激发了我里面的创作欲望,给予我写作的主题和方向,从而才成为文章发表出来。
3、剧情线
剧情的发展总会有一个故事线的,而这条故事线里面也可能蕴藏着一个精彩的素材。
比如我写过的:【爱乐之城】:一定要活的光鲜亮丽才配拥有爱情吗?
我就是根据女主成名前后的剧情线发掘出这个题材的。
03 浏览网页
微博,知乎,都是找素材的好去处。
这也网页都是及时更新热点、新闻,是信息流通最快速的地方。
之前的薛之谦复婚、李雨桐爆料、范冰冰被求婚,难产孕妇跳楼等等,这些都是从各大网页上找来的素材,有些甚至可以持续写好几篇文章呢。
04 留意生活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今天一个朋友问我:“写情感文累不累?憋的出来吗?”,然后我就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思路,而且是提笔就写,特别顺利。
只要我们认真留意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很容易找到写作的素材的。
有时候我走在路上或者逛上产多个时候,迎面走来一对情侣,我就会根据我接收到的信息,比如他们的衣着,表情,亲昵的小动作等等,在脑海中为他们脑补一个小故事。
生活中多有一些这样的刻意练习,当我写爱情故事的时候,就会有足够的素材和故事情节。
其实,寻找素材的方式有很多,不仅仅是我写的这些。
只要自己用心观察身边的一切,带着寻找素材的心来对待自己接受到的一切信息,写作是不会缺少素材的,灵感也会越容易被激发出来,越写越顺手。
此文共勉,希望我们都能越写越有长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