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开篇:这8种亲子沟通的误区 ,你每天都会踏入30次!
【要点】
#跟孩子说话,总是不经意就脱口而出走入沟通误区,该怎么办?#
——你可以做得有很多
1.你可以让自己慢下来,改变习惯最大得困难,在于它发生得太快了,来不及意识到
2.通过身边的观察者,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沟通习惯,看到了,就容易改变了
3.习惯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只有打断,你才会意识到
【思考题】
在这节课里,李松蔚老师提出来一个概念:"自动化反应"
它是一种没有经过有意识的思考做出的反应。它不是有意的,只是自动这么说了,很多时候说了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呢
已经听完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发现,自己有哪些"自动化沟通呢"?或者,有没有发现另一半的"自动化沟通"呢
【第一课是一个开始,班班为什么会让各位麻麻去发现自己的“自动化反应”,即使是小小的,班班也希望大家能记录下来,“看见”,是改变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课程,我们一起跟随李松蔚老师,去了解这些习惯背后要告诉我们的事情,以及被这些“沟通习惯”挡住的东西】
(还有一点很有趣的,之前就发现蛾子有时候跟小朋友说话都是命令式的,仔细一想,这都是我们平时对他说的话。通过孩子口中说出来,我们才感觉到这种语气有多不妥。孩子也是我们可以用来自检的镜子呢)
【02】孩子表达害怕时,比说“不要怕”更好的表达是什么?
这节课是关于"共情"的,这两个字,不单在亲子关系上,也很适合在夫妻,朋友,甚至工作伙伴之间运用呢!
【要点】
孩子打人是我们日常经常会遇到的难题,有时候我们一着急了,可能就很容易直接粗暴的制止上了。
我们可以参考这样的思路:看到→承认→共情→自我负责性沟通
1.我们对孩子有诉求的时候,一旦孩子有负面感受,我们可以一边承认孩子的负面感受,一边坚持我们的诉求。
2.承认孩子生气的感受,而不是生气的行为,这可能会让孩子感觉更好
3.不要推着孩子去摆脱他们的感受,承认他们的感受后,让他们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他们会想到解决办法。
【思考题】
我们带孩子出去玩总会碰到这种情况:去了商场总是嚷嚷着买各种玩具,不买就赖着不走,各位妈妈如何孩子沟通呢?
讨论链接1:孩子看见一个东西就想要,如果不给就又哭又闹?
讨论链接2:关于"共情"的讨论思考
【03】你和孩子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50%可能是你错了
【要点】
#孩子觉得学习不重要该怎么办?#
1.放下自恋,不以自己的经验去矮化孩子的想法,比如:我觉得是对的就是对的
2.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3.可以跟孩子真诚的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但是最终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概念】
转化视角:成人需要换上孩子的眼睛,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越是感觉到有人支持他,他就越是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怎么解决问题上。
【思考题】
这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话题是跟孩子想法不一致的时候该怎么沟通?
李老师给出的办法是跟孩子采用同一视角,而不是【矮化】孩子经验,碾压对方的认识。
案例:妈妈带孩子去买书,小孩说:妈妈,我要买这本书(漫画书)。然后妈妈说:这漫画书又没有几个字,又不能学知识又不能识字,别买了。买这本书,这本书都是神话故事。还有拼音,买这本最好了。
很明显我们都知道例子里的妈妈这么说是没有用的。即使孩子没有反抗,但是心里肯定是不高兴的,妈妈买的神话书,也可能抵触了。
如果我们是那位妈妈的话,我们应该是怎样的思路呢?
讨论链接:关于第三课的课程讨论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