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桃河文集
故乡那条弯弯的山路

故乡那条弯弯的山路

作者: 那轮山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20:47 被阅读0次
    故乡那条弯弯的山路

            说起来,间或萦绕我心头的故乡是比较贫瘠的。地处华北黄土高原的太行山脉西侧,在太旧高速公路通车前,要走向华北平原是需翻越太行山脉的,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娘子关了,弯弯曲曲的十八盘更是多少司机的噩梦。所以当时的省长胡富国主政山西,修建太旧高速公路成了山西人至今念念不忘的功绩。打开东大门,圆了山西人祖祖辈辈的梦想。

            而我的故乡就在太行山麓沟沟坎坎中的一个,满目黄沙,荒山秃岭,祖辈们在这穷山恶水间辛苦刨食,温饱都难以保证。是故,对我们村来说,解放后所谓的地主富农,只不过是节衣缩食的普通农民,相比其他人略有结余而已。及至到了农业学大寨,父老乡亲在革命热情的鼓舞下,用血泪和汗水硬是在两条河沟里填出两道平地,这个村庄算是有了填饱肚子的底气,但那又是一部怎样的辛酸历史。

            走出乡村,是从五年级到邻村北掌城上学开始。尽管只需走三华里的山路,尽管那只是一个比较大点的村,但山里娃对本村外面的世界并不能完全适应。每天及至后来的每周,回家都是迫不及待、归心似箭。只有回到生我养我的小村才能找到归属感,仿佛自己并不属于外面的世界。后来随着求学的路越来越远,我离山村也越来越远。而多少年后仍然时常梦见,手提饭盒的少年行走在弯弯的山路上。……

          我上大学离开家乡的那个年代,通过考大学转换身份,几乎是农家子弟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而极差的基础教育使这条路满是荆棘,甚至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年复一年的复读、复读、复读,几乎是农家子弟克服基础教育差的唯一手段。而在我们村能够一次次复读的动力,最早却来自于我的父亲。

            在我印象里,我的父亲好像是村里依靠读书走出的第一个学子,靠念师范找到一份教书育人的营生,算是端上了公家饭碗。而手捧铁饭碗的父亲在那个年代并不能挣到太多的钱。记忆中父亲谈起过,在当时一个月能挣29元左右。但相比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日劳作、年底算工分的村里人来说,不用风吹日晒,月月都有活钱的父亲,已经是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的了。

            虽然父亲竭尽所能的帮助村里人,有些时候却未必落好,经常被有些人用“白供你念书了...”“你还是读书人... ”等等类似的话来数落或要挟。那年头父亲也是够难的了,读书有成有时候反倒是他的不是了。记忆里母亲应该是完小毕业,许是自小聪慧好学基础不错,也许是受父亲影响。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村妇女能够识文断字已是很不容易的了。母亲经常手捧书报认真研读,偶尔蹦出些文化人的词语,能够证明她也是曾经喝过些墨水的。而快70岁的母亲对新生事物乃至新科技(手机)的迅速适应更是很出乎我们意料的。

            但不管怎样,打开了眼界的父亲对村里有些培养价值的子弟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的。由于离家近,不仅是这些子弟的老师,还是动员他们家里支持子弟复读的说客。由于基础差,能够最后走出去的毕竟是少数,我记忆里有两位亲戚都是在他的鼓励下考上了大学的,以后还有没有就不太清楚了。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村里各家都是不遗余力培养孩子念书,大学生一拔又一拔走出来。

            女儿和侄子学习成绩都非常好,是我和弟弟读书那会儿难以企及的好成绩。看着这两个“未来”,我似乎看到含着旱烟袋蹲在墙角或者门槛上的爷爷和缠着小脚盘坐在土炕上的奶奶商量“还是让永顺继续念书哇...”。你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祭祖要比西方人祭神更现实也更有道理。在历史的长河上看,某个祖宗的一个小小决定,绵延几十年上百年后,对后辈的影响是很奇妙的。女儿和侄儿有现在的学习条件和成绩,也是几代人慢慢蜕变的结果吧。

    故乡那条弯弯的山路

            而村里没能通过考学这个渠道离开农门的,大都默然地完成了身份的转换,成为了家庭里的主要劳动力。老实本分的,在家长的数落下,走上了祖辈的路去“撅牛尾(yi)巴”(平整土地的一种姿势,站在耙上,一手拉住牛尾巴,一手扬鞭,意思就是务农)。父亲就是用“撅牛尾巴”来威胁不好好念书的弟弟,说已经要准备给他买一头牛了。大概弟弟终究和牛尾巴缘分不足,还是考了个师范教书去了,也算是子承父业吧。

            思想比较活泛或者亲戚里有些门路的,或打工或经商挣些钱,加上家中父母劳作积攒些积蓄,陆陆续续的在村里建起新房。之后再经过媒婆下聘礼,在周遭村庄里物色自己的另一半,最后终于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完成一个农家子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环节。再之后夫妻二人生儿育女、开枝散叶....继续祖辈们的基本生活轨迹。

            尽管他们对农田里耕作也懂,但大多却并不怎么把精力放在上面,而是逐渐向县城靠拢,见缝插针的跑点运输、开个小卖部、弄个小作坊等等小生意。地里耕作的事实际上大多由50多岁以上的老人们来坚持,八十多岁仍然在地里劳作的并不罕见。做得好的慢慢积攒些资金在县城、乡镇买房安顿下来,算是另一种走出去的方式。做得不好的仍然是要回到村里去,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仍然在村里。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不断扩招,考上大学早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好好学习,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可以通过考大学走出村庄改变自己的人生,在毕业后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他们走出了本村、本乡、本县甚至本省,几乎注定不会再返回到村里。

            相比城里人,因为没有任何经济基础和人脉资本,学历几乎是他们的唯一筹码,通过各自多姿多彩各不相同的奋斗历程逐渐在各行各业安定下来,渐渐融入到了城市当中。他们的共同的特点是已经完全不懂得如何耕作。乡村注定和他们只剩下生于斯、长于斯的关系。对于下一代来说,除了血脉联系的一些亲戚,乡村只是一个概念了。他们算是已经彻底的离土的第一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那条弯弯的山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ku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