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句话真的我心,叫“与其反省自己,不如指责他人”。这听上去太有违传统了,但事实上应该这样。主要原因是个人很容易忽略了整体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日常中我们极难发现的潜移默化的进程。单说两点可窥一斑。从前,人们普遍来说是“有道德”的,起码不会无缘无故侵害他人,总体上为人是和善的,非事事为他人着想,至少不会平白无故给人添麻烦、占便宜。如今则不然,只要自己好,休管他人如何。基于环境,即使我们依然更尊敬严于律己的人,但总体来说,自私的人多了,指责他人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至少不要遇事先想自己有什么问题,很可能是“我没问题”。不要无缘无故置自己于被动。
第二,整体社会的所求不同。如果从前我们还信仰所谓的道德以及社会地位(起码要装一装人),或者还有其他的价值观,但现在的唯一价值都指向了钱。上面的人称之为资本,下面的人就是图钱。基于环境因素,个人如再想做个传统意义上的高要求的人已然不太符合时下的整体环境了,如果一个人活得很别扭、非要逆流而上,只好自己负责自己了。随着世界变大了,个人想做点什么以及其能力和水平以及才华,是越来越低和弱的,所以竞争是空前的激烈。如果一个人想搞个性化、逆流而上,大概率的结局是ta为了他人清扫了一个障碍——也即是ta自己。倘若有反对观点,那必然是耍流氓,因为这是很浅显、通俗的道理,道德与良知的内核也在潜移默化中。
如果现在的人们依据本能还是想做个有道德的人,暂时我能想到的好方法就是做一个演员,要保证生活的基础,同时在不为人知的一面尽量做一个好人,我们需要均衡地操盘自己的人生。这有点像李敖的自述,一方面与人论战,另一方面独自认真学习、读书、钻研学问。我也是在这样做的,世俗、人际生活基本和大家一样的俗气、合群,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钱;但另一方面自己又努力阅读、学习,不断提升思想认知和深度。如果按字面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没有对他的深入研究,仅就字面来说,在现代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指的是面对时刻要为生活奔波的芸芸众生,如果提某某名人就无需往下探讨了。
就世俗生活来说,上班和挣钱是两条相悖的路,就好像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一样水火不容。还是算了,这个话题不继续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