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凯:史料遴选应是中学史料实证的重点(六)

李凯:史料遴选应是中学史料实证的重点(六)

作者: 大业可成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00:10 被阅读0次

三、史料遴选的窥一见全

遴选史料在中学的实践中,还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选多少史料才能说明问题?例如,有老师认为,是不是说把《史记·周本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昭公二十六年和定公四年等不同时期记载分封的史料,以及青铜器铭文记载等考古资料都在课堂上摆出来,这样占有数量优势才叫史料实证,才能把分封说清楚。这样的看法似乎也不合适。

一方面,把所有的资料一股脑在课堂上甩给学生,貌似气势磅礴,但是缺乏内在的逻辑。比如《史记·周本纪》和《左传》若干材料的内容就有很大重合之处,涉及分封的青铜器铭文基本是册命,记载内容也是千篇一律,流露的信息是有限的;以为说清楚了,实际上许多问题还是悬而未决。并且这若干材料的信息也有矛盾,《史记·周本纪》说武王分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昭公二十六年说“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定公四年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这几条的时间就不一样,学生会问为什么如此?并且罗列材料也不能保证信息齐备。所以这样做意义就不大。

所以,教学中遴选典型的片段,窥一见全,以学生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深入剖析,就能深入情境,起到史料探究的作用;而一节课上出现若干探究活动,以老师的讲授将之串联起来,就能在顾及体系性的同时,不失探究的深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凯:史料遴选应是中学史料实证的重点(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vr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