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书评

作者: 334cf73f8bf3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09:24 被阅读25次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吧,在我的阅读史里,像金宇澄的《回望》这样将父母写入同一本传记作品的情况,还是第一回遇到。作为传记作品,这个定位本身已经规限了作品形式上的新意,所以喜欢花里胡哨的所谓形式创新的人大概可以绕道而行了。《回望》的结构简单明了、清晰可见,我想这大概是缘于作者某种写作的坦诚——他就是以一个儿子的普通身份来对父母的一生做一次“回望”,没有噱头,不想哗众取宠。事实上,这需要作家极大的勇气。因为拒绝外在的形式上的装饰,就意味着要有深厚的内容。不然,形式“简陋”,内容又是一杯寡淡无味的白开水,作品的价值何在呢?

金宇澄《回望》书封

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回望》可以被看作一个家庭(金宇澄和他的父母)的永世“结盟”的实现。作品出版时,现实中的金宇澄一家已然残缺了,(他的父亲已于2013年去世)但是在书——另外一个世界——里,一个儿子对父母的书写却永远被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不再分散。这对于作者本人及其家人来说,当然有着太多形而上的永恒意义。而对于读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触书生感”,进而催生出对自己及亲人的生命历程的某种“回望”呢?我想,有了、会了“回望”的人,便会有不一样的生命底色,会有对生命甚至是整个尘世生活的某种透彻与珍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的“形象”。书中时不时穿插一页特殊材质做成的图片,比如母亲的日记本封面,父母的珍贵通信,母亲的在校证明……这些来自历史的真实“材料”对于读者“触摸”作者父母的生活年代背景,无疑作用巨大。借助这些“材料”,历史仿佛在某种程度上仿佛苏醒了过来,活了过来。而沉浸其中的读者,则似乎可以直接涉入其中。

总之,《回望》是一本作者对其父母的“回望”之书,真诚,深情

                                                                                                                     2018年5月25日写于上海

相关文章

  • 《回望》书评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吧,在我的阅读史里,像金宇澄的《回望》这样将父母写入同一本传记作品的情况,还是第一回遇到。作为传记...

  • 书评|反身回望,发现《神圣家族》

    文字好似自古以来都是高贵的,所以很少会记载最底层的故事,即便有记录,保留下来的,也是寥寥。有时候,读一些基层资料时...

  • 《回望》之回望

    久闻金宇澄大名,这回就碰上他的新书《回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是一本多线叙事的非虚构作品:他的父亲,...

  • 读书摘记(一)-走出华为1

    书评 作者眼里,两千零三的华为,2018如今华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荣耀手机,5g芯片,十多年后回望那个时候...

  • 回望初心,共同前行

    既然回望初心,我想追溯的更远一点。 到现在为止,我不会选书,一年读不了20本书,也不会写书评,不会公众演讲,看完一...

  • 回望,回望着停留

    最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一天天的过着,来到大学已经快两年了,和以前中心的期待大不相同,自己在大学里变得特别迷茫、特...

  • 回望

    寻不到你的足迹,无意把誓言说给风听 风儿微带着叹息,吹动了门前的风铃 风铃里藏着故事,摇曳着谁的一生 惊鸿一瞥的面...

  • 回望

    快乐的漂泊 在柔柔的春风中 你会想起家乡的味道么… 面对忧蓝的天空 你回忆起去年今日的傍晚了吗 站在黄昏似的路灯下...

  • 回望

    回望 文/与你相识 五月的时光 还剩一堆花的语言 能够记起的 只是一声祝福 还有什么必须唤醒 我们紧挨着大地前行 ...

  • 回望

    文/曼曼 槐花丛中,倚栏远眺,目光灼灼,翘首以盼,蜂蝶缠绵,叶上梢头,月落梨园。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望》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av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