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这是苏轼杂文《稼说送张琥》中的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大意是说,在广泛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简约审慎地取用知识;在思想有了深厚的积累之后,再慢慢地释放出来。
博观而约取,是广泛大量地阅读,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厚积而薄发,是先大量充分地积蓄,再少量缓慢地释放。
这两句都是指,学习文化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才能有所作为。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发。”
“约取”,不单指少取,更指慎取、精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书中所言之事、所论之理、所抒之情,在认可和接受时,要思考沉淀,有所取舍。
“取” 不贵多,而贵其精。

孔子及论语智慧, 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文明史的经典著作,是世界文化之瑰宝。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为大众诵读之经典。
孔子日,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温固而知新。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力则学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论语的智慧,是中华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一部分。论语中的精髓,是值得每个人反复咀嚼的文化宝藏。

韩愈,唐,在《原道》中批评有些人读书作文,“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王安石,提倡读书要 “深思而慎取”。
袁枚,清,精于读书之道,他在《随园诗话》中解释杜甫诗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真正有学识者,不是记住很多死知识的人,而是积累知识精萃的人。
昨天,读了一篇北平君的文章《读书多,真不是在夸你》。北平君言简意赅地指出,读书不要贪多,要精读,反复读。多读经典。与文中诸家观点一致,深受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