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大学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今天的文章来自一位刚毕业不就参加工作的小伙伴,回忆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并将内心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为了保持笔者的原汁原味和尊重笔者,内容我没有做出任何改动。(欢迎大家投稿,你一定是个爱分享的人)
①班内“三分天下”
“自参加工作以来,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还是上学最好,无忧无虑,没有职场的勾心斗角等言论不绝于耳……
而我在回忆自己大学生活时,脑海中浮现的脸庞好像并没有那么多,尤其是同班的同学。
我大学的班级有26人,女生刚刚好是两个整编的宿舍,而男生是一个整编的宿舍,有4位同学和其他班级的人混寝。这种格局之下,似乎为后来出现的“三分天下”埋下了伏笔。
在刚入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大学班级有大很常见的“圈子”现象,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圈子,不和其他人有较深的来往。
而我们班级里边形成的大的格局是,女生的两个宿舍牢不可破,彼此之间好像在分完宿舍以后就心照不宣的形成老死不相往来的共识。
男生自然有男生的优势,不管有多少独立的个体在班级的组织之外,都可以靠一杯酒让感情瞬间升温。
因此,我们班就形成了一种“三分天下”的局面。
在这种大的格局之下,还有许多个人数不一的小团体,游走在各方“势力”之间。在我看来,正是这些小团体加速了班级分裂的进程。
对于这种所谓的“圈子”文化,我一贯的主张不应该出现,极其不利于班级团结。
常言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而大家能够相聚在一个城市,相识在一个班级,这种缘分少说也得有个几十年的修为吧,出现这种现象,确实不应该。不管缘分几何,我们都应该努力珍惜出现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不是你身边的过客,而是你生命中的一个篇章。”
②奖学金的“前世今生”
如果说大学班级里的“小圈子”是因为距离产生的,那么奖学金的出现就是巩固这种“小圈子”的磐石。
通常我们所说的奖学金主要有这么几类:
1、国家奖学金(即国奖)
2、国家励志奖学金
3、助学金
4、企业奖学金(包括一些以名人命名的奖学金)
众所周知,国奖的获得者那绝对是一个年级王者的存在,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身兼各种能力,能得此奖的人,一般不会引起大的非议,因为大家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国家励志奖学金,这是出现在每个班级的头奖。通常情况下,是按照班级成绩排名分发的。这个奖的争议也不大,毕竟都是靠自己成绩说话的,其他人也就没那么多意见了。
存在最大争议的就属接下来这一个,助学金。
在我们学校助学金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即一、二、三等。级别不一样,数额也不一样。助学金的分发方式是由各班级自己商讨制定,正是这种“便宜行事”使得自己的“小圈子”变得尤其重要。
一般班级负责人为了公平起见,都会采用投票的方式选出助学金的获得者。不难想象,谁驻足的“小圈子”多,谁的票肯定会高。这也为后续产生的矛盾埋下了雷。
诚心而论,大学生的生活费一般都不多,小几千的助学金对于一个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所以,当看到某些人年年都有助学金的时候,眼红之人肯定有之,有时候可能碍于面子不愿意当面撕破,不过事后一定会有意无意的找茬,一来二去班级内部的矛盾就越来越大。如果用一句话形容这种现象的话,我会用“再深的缘分也抵不住金钱的诱惑”来概括。
而企业奖学金的发放,被一些人先入为主的思想给判了死刑,觉得这些奖项都是学生干部的专项资金,所以也就过过嘴嘴瘾,吐槽一下,不会去下功夫争取的。
在这里,我作为一名干了多年学生工作的老学生干部,要给大家说的是,不知道其他学校是怎么发放企业奖学金的,我所在的学校及学院在这个奖项的发放上还是很公平的,至少我四年的大学时光从来没有在这方面受到老师的“照顾”。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得到企业奖学金的还是要好好学习,才是正道。
“奖学金”,大学里最敏感的话题,始终会成为大家乐此不疲讨论的话题。
“圈子文化”、“内幕”、“黑幕”等等消极的态度,只会让你白白失去改善自身经济条件的机会。
在这里我想说的一句话:不管有没有内幕,圈子有多大,只要你努力学习,作为学生干部尽职尽责,奖学金绝对是你的囊中之物。”
今天的分享我也来说一下我的想法,关于“奖学金”,我认为还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自己得不到奖学金,多思考自己为什么得不到了?找好原因多努力完善自己才是真的好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