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读红楼梦,一直没搞懂为啥贾府要花那么多钱修个省亲别墅,供自家女儿回娘家的时候一日游。以当时的物价水平,二十两银子足够一户乡村人家一整年的花销。修建大观园花了多少钱呢?书中没有给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是光是采买几个唱戏的女孩子,就花了三万两。凤姐儿那里一个寻常的金挂钟摆件,就值五六百两银子。大观园里那么多馆啊院的,不说建造的耗费,单是每个院里的寻常摆设,价值都难以估算。林林总总加起来,几百万两银子的花费是跑不了的。
而贵妃娘娘在大观园里呆了多久呢?元春就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回家了一天,而且还不是早上回家的。元春省亲当天,五更时分—也就是凌晨四五点,贾府里所有人就全起来了,凡有官身的,自贾母起,皆按品大妆,在家门口等着,偌大一个贾府,居然“静悄无人咳嗽”。然而中午的时候宫里才来人报信:
“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
戌初是晚上七点多,也就是说元春当天晚上七点左右才从皇宫动身前往贾府。整个省亲都是在夜间完成的。
那元春是几点走的呢?是丑正三刻,也就是凌晨一点四十五分。也就是说元春在家的时间,最多不过六七个小时。更何况还是夜间逛园子,就算不要钱似的用蜡烛,又能看到个啥?
为了贵妃深夜里的一次回眸,豪掷几百万两白银又何妨?玛丽苏小说都不敢这么写。贾宝玉这样的膏粱子弟,可能连钱的单位都不知道,或许还不觉得有什么,像王熙凤这样真正的管家人,难道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吗?她难道不知道贾府出多进少,贾府的进项承担不起这样的花销,这样下去迟早坐吃山空吗?
她是知道的。但是她没有办法。
贾府是曾经繁盛过的。当年的荣国公,宁国公,是跟随太祖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因为有功勋,才换得了尊荣,养成了贾府如今的排场和架子。可自荣,宁二公算起,贾宝玉已经是第四代,家族中再也没出过出色的男子,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成为家族的靠山。贾府第四代的希望贾宝玉最讨厌的就是读书,一听仕途经济就恨不得绕着走。贾府唯一的政治靠山就是贾元春,可元春在宫中的处境也未必好,虽然封了贵妃,可和我们想象中的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不是一个概念,一步步走来的艰难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不然太监也不敢大摇大摆地来贾府打秋风:
“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之处不少。”
想象一下,如果换成是杨贵妃的娘家,这位周太监敢大摇大摆地踱进杨府,张口一千两吗?只怕在他屁股后面踢一脚他都不敢。
贾府已经没有足够的政治影响力维持足够的进项,却又不肯在别人面前丢了份。人情世故,迎来送往,样样都是开销。纵使有王熙凤这样能干的管家,纵使贾府的姑娘们都意识到自己家出多进少,尽力省俭,把园子里的花草果子都拿去换钱,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只要贾府还想维持原来的架子,就得按照皇家的规制给元春修园子,这几百万两银子就得花出去。这还只是一次省亲,等哪天皇帝心情好,又再安排归省一次,只怕又得花几百万两。这流水般的花法,又岂是卖大观园里的几朵花几个果子能弥补得了的。
那难道贾府不能认清现实,跟周太监说没钱给不起,跟元春说娘娘家里没钱了,你高兴就随便回家坐坐,不高兴就算了?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玩的是一个贾家养成游戏,你或许可以控制全家上下克勤克俭,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努力奋斗,可这不是个游戏,你控制不了所有人。对于很多习惯了安享尊荣的人而言,他们从小到大日子都是这么过的,他们的父辈从小到大日子都是这么过的,他们已经不能接受其他的可能性了。就算他们理智上知道贾府出多进少,不是长久之计,可那又怎么样呢?家又不归他们管。要他们放弃眼前的尊荣,来为将来打算,他们是不会愿意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就算有这样的意识,也未必愿意真正做些什么。
别说王熙凤只是个管家代理人,事事还要向王夫人报备,就算是贾母,也是很难作什么本质上的改变的。
很多时候一个家族的衰败,跟一个王朝的衰败一样,关乎气运,不是个人所能挽救的。个人所能做的,不过是接受这样的大环境,然后尽力让自己在其中过得更好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