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棵树故事与干货一场无形的战争
莫言超越鲁迅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

莫言超越鲁迅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

作者: 韩军在线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07:22 被阅读249次

转载者注:此文对莫言有些“损”,本人不同意,姑且转。

作者:非常道毕延河

有人说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小说将大量翻译成各国文字,不久以后,最为国际社会熟知的中国作家将是莫言,不再是鲁迅,也就是说莫言将超越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标志性人物。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在日本和韩国莫言却不是最受关注的中国当代作家。在日本是阎连科最受重视,在韩国是余华最受欢迎。而近百年来日韩圈地最多受众最多的中国文豪只有鲁迅,鲁迅在日本韩国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在日本鲁迅被称为“国民作家”,世界上第一部《鲁迅全集》在日本,第一部《鲁迅传》也是在日本,鲁迅的文章至今在日本的教科书上。

2000年以前,韩国译介最多的依然是鲁迅的作品, 鲁迅的很多作品都出现反复翻译出版的情况, 仅《狂人日记》就至少有5 个版本以上。 2009年,以鲁迅小说全译本收入英国“企鹅经典文库”为标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旗帜的鲁迅在历经83年之后,终于打开英美主流市场。鲁迅就是鲁迅,经典就是经典,历史长河更显出其价值。

诺贝尔奖不是伟大作家的标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无名之辈大有人在,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世界文豪比比皆是,像托尔斯泰、左拉、易卜生、卡夫卡等等。鲁迅是新文学的创造者,是百年来无人超越的巅峰,当好事的读者问起莫言,是不是已经可以取代鲁迅成为中国文学的新代表。

莫言回答说:我从小就是受鲁迅的影响,一直模仿、一直努力的深入想超越,但受他的影响实在太深,始终不能也不愿从鲁迅的影响中跳出来!

莫言称,自己最崇拜的作家就是鲁迅先生,虽然侥幸获得了奖,但与大师鲁迅还差得很远,还补充说到,愿意用自己所有作品来换鲁迅的《阿Q正传》,都换不来的!

鲁迅莫言虽然都是著名的作家,但是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截然不同的,分析比较一下以便更好的认识。

一,文化底蕴不同,鲁迅的一代大师,莫言是小学生作家

鲁迅出身于小官僚家庭,日本留学,国学大师章太炎弟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堪称一代大师,文坛主将。1918年5月15日,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莫言是典型的农民子弟,莫言在小学五年级时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主要从事农业,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1976年莫言参军,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四年时间里,莫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部看过。1985年初,莫言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莫言是一个很有天分的自学成才的作家。

二,鲁迅是启蒙立人的思想,莫言称是为老百姓写作

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 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温暖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 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为此,鲁迅操起了从精神上对中国人进行思想文化启蒙这个武器,用以唤醒昏睡的中 国人,使其觉醒、觉悟起来,看清自身劣根性,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因此鲁迅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立人”。鲁迅小说目的就是“疗治国民性”,都是围绕着这一使命展开的, “揭示病痛, 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莫言宣称“作为老百姓的写作”, 直接把写作身份定位于一个“老百姓”, 莫言出身农民, 当兵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百姓”, 他熟悉农民生活、农民情感以及农民的说话方式,是农民写农民,随心所欲。莫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视与融合, 给他的文学注入了与启蒙思路不同的特色,同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流氓性野蛮性落后性让人瞠目结舌。莫言不是思想家,是一个地道的文学家,笔下人物是农民的原始精神反抗精神,芜杂和粗俗变成了莫言的一大特色。

三,鲁迅对农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莫言写农民是屎尿横流丑陋变态

鲁迅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文学人物形象。例如:孔乙己、祥林嫂、九斤老太、阿Q。其中的阿Q,作为精神胜利法的典型,更是具有国际意义与影响。他们不但在中国文学的画廊中,即便在世界文学的画廊中,也是经典,至今还熠熠生辉。鲁迅的小说基于启迪民众、解剖国民性的出发点, 把农民作为文化批判的载体, 批判他们的文化心理弱点, 关心他们的命运, 并从他们的命运中进行深刻的社会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给予巨大的同情。

莫言说:“我是一个出身底层的人,所以我的作品中充满了世俗的观点,谁如果想从我的作品中读出高雅和优美,他多半会失望。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鸟叫什么调,什么作家写什么作品。我是一个在饥饿和孤独中成长的人,我见多了人间的苦难和不公平,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人类的同情和对不平等社会的愤怒,所以我只能写出这样的小说。”

有人称莫言是个没有思想只有感觉的作家,,他笔下的人物始终都像打了兴奋剂,沉浸于颠颠倒倒、离奇癫狂而漫无目的、漫无边际的感觉世界里。莫言所描写的农民充满野性原始性的冲动,他们奋力挣扎、顽强生存, 无所顾忌,谱写生命的华丽篇章。莫言的所叙述的原始性滑向了不可遏制的动物性,醉心写脐下三寸和酷刑血腥,迷失于民间立场不能自拔。

莫言下笔极其血腥残忍,抹煞了一切关怀和温情,中国传统文学里的含蓄美被他全盘破坏,屎尿横流丑陋变态,极尽渲染之能事,字里行间透着血腥和疯狂,各种描写逼真的大便, 各种乱伦与病痛, 各种鬼怪与幽灵, 各种血腥的杀头与屠杀, 扒人皮、凌迟、檀香刑等各种酷刑, 充斥着莫言的小说。某些评论家把这种变态升级为“暴力美学”,莫言的口味之重的确是前所未有的。

莫言用愚昧,丑陋,狭隘,放荡的人性去描绘中国人,在某些人眼里觉得是丑化中国人,如此粗俗不堪是为了迎合西方的口味而已。学者韩德强就在其微博中表示:“对莫言从来没有好感。用欲望否定意志,用下半身否定上半身,用兽性否定人性,用意识流否定结构,用胡思乱想否定现实,用个人否定社会…,所以,才会被西方看中。三十年文学流氓化、汉奸化的典型代表!”

莫言和鲁迅最大的差距就是思想,莫言小说思想的浅薄与苍白,而成为其作品最明显的硬伤,莫言常以“素人作家”来为自己思想与理论的贫乏辩护。莫言作品的粗鄙化很明显, 内容的空洞、价值观的混乱、缺乏诗意和人性的高度,自我人格矮化。鲁迅的深刻是莫言永远所不能及的,莫言超越鲁迅只能是个传说,是个神话而已。

相关文章

  • 莫言超越鲁迅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

    转载者注:此文对莫言有些“损”,本人不同意,姑且转。 作者:非常道毕延河 有人说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

  • 读莫言《读鲁迅杂感》有感

    读莫言《读鲁迅杂感》有感 韩同常 我看莫言此文意在颠覆鲁迅和...

  • 第十三课 鲁迅:出关

    第十三课 出关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根据古代神话、传说、 传奇...

  • 《奔月》时代抛弃你不说再见

    《奔月》是鲁迅《故事新编》中由神话故事改编成的短篇小说。小说讲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嫦娥偷吃仙药奔月的故事,鲁迅借用神话...

  • 一个神话传说

    在文字里腾云驾雾,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跟梦中腾空飞翔是一样的感觉,衣袂飘飘,挥一挥衣袖,已飞出十万八千里! 七十二...

  • 1-1鸿蒙之初

    今天呢,我们以神话的传说作为开始。 为什么我们要先讲一下中国早期的一些神话传说,因为神话往往是一个民族早期生活...

  • 狐言狐语32 | 跟鲁迅先生学“穿越”

    我们都知道鲁迅的《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都很有特点,鲁迅先生自己也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 不可不知的30个神话典故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0个上古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多少是你没有听说过的,又...

  • 第二章·上古之王·第二节·倒立之王

    不论是文字发明的传说、神话传说、智慧传说等,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故事都关联了一个名字:伏羲。由这...

  • “一树一世界”带你走进神秘的北欧神话

    北欧神话,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所特有的一个神话体系,在众多神话故事中,它是极具艺术效果的一个,其中最大的一个特色,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言超越鲁迅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id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