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玉的长河,清澈而晶莹
一首爱的乐曲,缠绵而泣血
一颗美的灵魂,轻盈而柔情;
吟唱一曲人生的咏叹,穆斯林的圣洁诗篇,为人心作传,为人心谱曲;
穿越历史岁月的烽烟,吟唱一曲凄美哀婉的爱情悲歌。
这是一条玉的长河,不,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
这是一首爱的乐曲,不,生命的乐曲,历史的乐曲,悲壮的乐曲 ;
它追求以一种圣洁的美,正是这种美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
是它扬起了穆斯林美的灵魂。
每次读《穆斯林的葬礼》这部质朴而又感人的小说,都会被它感动的热泪盈框。这本书以韩子奇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描写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韩天星,姑妈,陈淑彦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放大了他们内心的种种矛盾;彰显出了时代压迫在他们身上的重担,令人产生同情;体现出了人的精神美,灵魂美;勾勒出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复原了上个世纪那动荡不安的时代风貌。
为他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有人说读这本书时,书常常会被眼泪打湿,它是一部赚眼泪的巨著。诚然,这是一本人心的传记——可悲心、真诚心、孤独心、执着心。我们都是有血有肉,有喜有乐、有哀有愁的人,不是程序控制的机器,面对真情挚爱、谁人不食人间烟火、谁人不为之垂泪?
我且与大家分享几个令我泪流满面,精神上享受不尽、回味无穷的几个看点:
有血有肉,有喜有乐、有哀有愁的人物
姑妈
她是一个命运悲惨的母亲,她是整部书中最可怜的人,可怜到作者连一个名字都没给她,只给她一个称呼——姑妈。在那倾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时代里,她发出了这样的乞求:“我什么也不要!只求跟这位小少爷做伴儿,伺候你们一辈子,等着我们家的信儿!”
她等啊等,等啊等,等回了韩子奇,等回了梁冰玉,等到天星结婚了,等到死都没等到属于她的甜蜜,灵魂就匆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承受过深重灾难的躯壳。这个可怜的女人一次次没头没脑道“都十年了,他(天星)虚岁十二了,跟我们柱子……”,“要是我们柱子跟他爸也能回来,哪怕再带个媳妇,带个孩子,我也是喜欢的哟!……”,这是多么的令人痛心。姑妈对儿子的反复念叨让祥林嫂那细微的声音回荡在我的耳边“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永远铭记日本鬼子带给我们的沉重灾难,真心感谢人民解放军的无私奉献)
这是那个时代的母亲在呐喊,如何不能感动人,读起来如何不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梁君璧
这是一个心狠手辣、心胸狭小、却又刚强果断、韧性十足的女人。她赶走了管家老侯、卖掉了奇珍斋、赶走了妹妹梁冰玉、拆散了儿子的爱情、逼死了女儿韩新月,把韩子奇打压的不像个男人。她的风云叱咤、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她是厉害的,可是她也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我懂得她表面上显露着压人的威势,其实内心隐藏着一腔悲痛,言有尽而意无穷,表面上她占尽上风,其实她也是一个可怜的人。我们的人生亦如此,没有彩排,有时荒唐的莫名其妙,有时那表面刚强的无可匹敌的人们,其实内心脆弱的不堪一击。
韩新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形容她自己的,韩新月可比她可怜的多。新月没有慧紫鹃,没有贾宝玉、更没有位高权重的姥姥,她的父亲、它的姑妈、它的哥哥对他那气势逼人的母亲都是无可奈何的。可以试想,新月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压抑人心,摧残人心。
催人奋进的价值观
自食其力
儿孙不食祖业,自个儿两只手挣钱,这是韩天星的价值观。这是多么的催人奋进啊!反观近些年的啃老族,巨婴,我都替他们感到丢人,人咋能活的这么没出息,没有灵魂,简直就是行尸走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身边有不少的例子,同事Y某的父亲是某央企董事长,家境殷实。可是Y某和爱人还只是挤在单位分的那套小房子里。我说你老子的,早晚都会是你的,何必那,他却说,他的是他的,我的是我的, 我从不花他的钱。
工匠精神
三百六十行,各占一行,谁也甭眼红谁,谁也甭小瞧谁。做买卖的,兴许一口吃成个胖子,发了大财,腰缠万贯,穿金戴银,要是流年不顺,一阵风兴许就给吹倒了爬不起来,砸了饭碗子,他连个糊口的本事都没有;手艺人呢,凭手艺吃饭,细水长流,甭管遇上什么灾荒年月,咱有两只手,就饿不死,这是梁玉清的价值观。今天的青年,似乎都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或跻身到暴发户的行列或一夜成名,殊不知那成就如那千里之行,始于我们的脚下。路在脚下,踏实走吧!
诚然,这本书也并非完美——部分地方语言过于朴实反而确失了一种朦胧美,由于铺垫不够,过分情节有些突兀,从而不能出神入化;由于作者刻意去还原人物的真实历史,整个故事的情节结果被许多读者说成是毁三观等等。
这是作者在后记中的原话:
我无意在作品中阐发什么主题,只是把心中要说的话说出来,别人怎么理解都可以。我无意在作品中刻意雕琢、精心编织“悬念”之类,只是因为这些人物一旦活起来,我就身不由己,我不能干涉他们,只能按照他们运行的轨道前进。是他们主宰了我,而不是相反。必须真正理解“历史无情”这四个字。
谁也不能改变历史、伪造历价值观文学,来不得虚伪、欺诈和装腔作势,也容不得污秽、肮脏和居心不良。“文如其人”,作家的赤诚与否是瞒不过任何人的眼睛的,我历来不相信怀着一颗卑劣的心的人能写出真善美的好文字,也不相信一个用心不善的人能读的进去这真善美的好文字。
读这本书是实在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我们应该从人生角度,从人物的悲欢离合的角度去读,大可不必计较它的一些不足之处,经过了三十年的岁月沉淀,她依旧活跃在各大图书销售平台,这就充分证明了它的价值。如果拿它的短处去跟其他同类书籍的长处相比,是不是有点荒唐了。
对于这本荣获过第三届矛盾文学奖及被翻译为多国语言的伟大作品,浅薄无知的我在此妄加评论,罪过罪过!
啊,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的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