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分读书社
读书分享《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02

读书分享《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02

作者: 瞳欣晓萌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07:38 被阅读0次

为什么内向的人的印象会让人觉得担忧,会让人产生外向的孩子比内向的孩子更优秀的误解。内向孩子的家长总是觉得:“如果孩子一直这样下去,他们能在这个外向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吗?我们是不是要让他们变得更外向一些?”

这其实是一个很长时间以来的误解,这是来自于20世纪所谓最伟大的三个心理学家之间的纷争,这三个人是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这三个人原来关系很好,荣格和阿德勒都是崇拜弗洛伊德,然后跟着弗洛依德一起学习,后来慢慢地这两个学生都觉得弗洛伊德的那个理论不太对,弗洛伊德把一切东西都归结为性,都是性的压力所导致的人行为的改变等。所以这两个人分别开宗立派,去开创他们自己的那一套心理学门派,搞得弗洛伊德很生气。于是弗洛伊德就专门针对这两个人,因为荣格和阿德勒都是非常内向的人,所以他开始撰文贬低内向,将其定义扭转为“过分以自我为中心”“避世”与“自恋”。

由于弗氏理论读者众多,又被广泛研究,于是对“内向”一词的转义和误解被普遍接受遗憾的是,如此误解延续至今。

其实,外向和内向并不总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大多数人都兼具内向和外向这两种气质。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假设有一条连续的性格谱线,“纯粹”内向的人和“纯粹”外向的人分别位于谱线的两端,那么,大多数人就位于谱线中间的某个位置。

还有个更通俗贴切的比喻,把内向、外向想象成习惯用左手和习惯用右手的人。一个习惯用右手的人还是会使用他的左手,他只是以使用右手为主。我们可以想象下,当我们不得不长时间使用那只不方便的手时,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当内向的人尽力去迎合外向世界的期望时,他们所体验到的正是类似的感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分享《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rx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