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中医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伤寒杂病论》连载之《伤寒例》第②讲②-8

《伤寒杂病论》连载之《伤寒例》第②讲②-8

作者: 经芳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19-07-10 19:45 被阅读15次

    今天讲《伤寒例》②-8,“两感于寒”的第二个典型症状和用药:阳明和太阴同病。

    【3.26】 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脉时高时卑,时强时弱,宜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


    17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方.jpg

    伤寒入阳明,同时太阴也病了。

    脾胃同病,区别于胃强脾弱的「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症,这个条目是胃家实加脾虚的症状。

    胃家实,就是阳明经有一坨真实的东西在那里,积食也好,宿便也罢。症状是会出现发烧,不想吃饭,絮絮叨叨翻来覆去讲话的情况。

    脾虚,会感觉腹满肚子胀,吃一点东西都要在沙发上葛优瘫好半天。

    脉呢,有时候壮实有力,有时候濡弱无力。

    处理胃家实,用大黄四两,石膏一斤,枳实三两。

    这就可以把积食宿便清理掉,同时把阳明经的热也清理掉,可谓釜底抽薪。

    处理太阴病脾虚,用茯苓三两,白术四两,炙甘草三两。

    《伤寒论》里面,四两是一个完整的药力单位。这里用了一个药力单位的白术补脾,三两茯苓祛湿,再用三两炙甘草味甘入脾。

    这个方子处理太阴病脾虚,也没有用「理中汤」的结构,仅仅用了茯苓,白术和炙甘草这三味药,后世医家可能会说这几味都是正气很足的药啊,什么正气存焉邪不可干之类的巴拉巴拉……比如「四君子汤」的方意什么的。

    其实,古方处理太阴病脾虚,会用一些祛风的药,比如细辛。

    因为肚子痛什么啊,都是有风邪进去了,散一下风邪更容易补脾虚。

    比如「小建中汤」,直接用「桂枝汤」结构散风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伤寒杂病论》连载之《伤寒例》第②讲②-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ek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