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久以前,周末雷打不动是我和元宝的亲子时光。我们会去图书馆翻书,会去看公园的瀑布,坐着公交车满城区的兜风,一起荡秋千享受夕阳无限好。
久违的陪伴不知何时开始,这样的陪伴就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我陡然发现,我已经好久没有好好和元宝单独在一起了。好像除了去兴趣班,就是在写作业。
今天下午,偶然和元宝一起去看了个童话剧,久违的周末亲子时光又回来了。走在路上,我像过去一样,静静陪着他。小家伙被一棵古桐树深深吸引,围着观察了20多分钟。
今年这样的光景几乎没有,我总是催着他快快快,快点起床,快点吃饭,快点走,快点写作业……在妈妈不停的催促下,小家伙“成功”的越来越慢。
久违的陪伴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没有了亲子时光——沟通少了——妈妈脾气大了——孩子反抗——两败俱伤。
元宝今年说的最多的话是:妈妈又生气了!妈妈皱眉头了!
哎,这让我很挫败。我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凶巴巴的妈妈了呢?我反思了很久,发现自己总是不耐烦的两个原因:
1 定了有些高的期待。孩子没达到,就开始发脾气。久违的陪伴
2 因为没有做好提前约定,所以孩子一反悔,我就会生气。
我也尝试了不少沟通技巧。但效果很一般,还是时不时就把我的怒气点燃。
我明白这样下去,我们的关系会越来越差差。
“养孩子的最大意义在哪里?不是成就他,而是成就你们之间醇厚的感情。”在汪培珽的新书《孩子知道你爱他吗?》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爱。
我很爱他,却用错误方式去管教,他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我爱他,我试过在生气时说“元宝,妈妈很爱你,可是我接受不了你的行为!”元宝马上大喊“你才不爱我!你这么凶!我也不爱你了!”那个发脾气跟个妖怪一样的女人,哪里有爱,浑身长满了刺,孩子躲都躲不及。
我反复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找寻美好的痕迹——那时候我每天都会亲他,抱他,从来不催促,一直跟着他的节奏,我会尽量满足他,会享受慢下来的感觉。
那时候可以︎温柔似水,现在为什么就成了母夜叉?我要找回曾经的自己!所以我选择第一步,从开启周末的亲子时光入手。今天陪伴结束后,我内心是喜悦的。没有催促争吵,有的就是慢慢走在路上,东看看西逛逛,享受难得的周末。我说话温柔了,小家伙自然能听下我说的话。可见,改变自己,世界就会美好。
久违的陪伴“妈妈我好爱你,你天天都这么温柔好不好?”
“妈妈在努力,我做的不好的地方,你可以告诉我。”
“你生气,我会抱你。”
“我想冷静的时候,你抱着我数十个数就离开,行吗?我要深呼吸控制情绪。”
“好的妈妈。”
“当然了,妈妈尽量不跟你发脾气,咱们商量着来,你发脾气啊,我也要抱住你。”
“你知道我爱你吗,元宝?”
“我知道。”
听到这三个字,突然动力十足,我要每天像吃早中晚饭一样准时你说爱他,去抱他,去鼓励他,要保持周末的亲子时光静静的互相陪伴。
我要给他充足的爱!
这是王小七童鞋,2019年日更的第92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