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面对作品,比如,绘画,文学,艺术音乐等等(尤其是现代作品),都会有疑惑之感,也就是说,不懂,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看懂呢?
2
《2001太空漫游》是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是科幻电影划时代的作品,在现如今任何的科幻电影榜单上,这部电影如果没有排在前三,榜单基本就算废了。
但在电影放映之后,差评满天飞,很多人都大呼看不懂,而在那时,有一句话出现了。
“这部电影不是让你看懂,而是让你理解的”。
这句话的装逼程度实在是后辈的楷模,也就是有了这句话,当你在看任何看不懂的东西的时候,都可以把这句话说出来,这不是让你懂的,而是让你理解的。
那么“懂”和“理解”的含义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懂”,大概就是你觉得自己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而“理解”,大概就是虽然很多地方我不知道作者想说啥,但有些部分我很有自己的看法。
或者换种说法,就是,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就是很屌。
作品的“自嗨”与“群嗨”,如何看懂?3
画家的打算开画展,但对于有一部分画作,他的态度是不需用把这些放在墙上,这都是画给自己的,那些人也不会懂,直接把它们放在地上吧。
但他的朋友提出反对,说如果你真的画给自己,直接挂家里就行了,何必把这些画拿出来展览。
说这个故事,其实是想说对于作者而言,只要他把作品发出来,不管他自己怎么说,其实都是想被他人看到,也希望被人看懂。
如果纯粹是给自己或者是表达自己的作品,不想让人看懂,也就是所谓“自嗨”,完全可以放家里自己欣赏,或者学卡夫卡在死前让人把自己的著作烧掉(虽然没有烧掉,但这是个意外)。
相较之与“群嗨”,即作者很希望读者读懂,甚至因为怕读者不懂,还特别在某些方面加强说明,而“自嗨”,即作者只会在乎自己的感受,不会顾及读者,但无论如何,所有被发表出来的“自嗨”,作者在创造时不管是如何,都会倾向于“群嗨”,或者小范围的“群嗨”,想被被大众接受。
只是作者刻意做了些限制,不光再是观众选择作品,作者在挑选观众,作品也在挑选观众。
作品的“自嗨”与“群嗨”,如何看懂?4
越是现代的作品,越难以读懂。这并非虚言,而是事实,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5
这应该有两个方面。
第一,新的套路。
在以往的岁月,人文的艺术都经过了无数卓越人士的大力发展,在某种程度已经到达顶点,后人如果继续按照前人的路走,也不会再做的更好。
于是为了继续发展下去,后辈能做的自有另寻他路,求新求突破,也就抛开了以往固定的理解方式,这样一来作品自然不会那么好懂。
第二,自我表达。
在以往的作品当中,往往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或者娱乐功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作者不必再承担这方面的职责,不必从以往的社会现象表现社会现象,转而从自己的内在看到社会以及自我的种种问题,这些都更深层的表现在作品中。
有的时候要看懂一个作品,你需要深入了解时代已经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所思所想,这样的作品能看懂才怪。
作品的“自嗨”与“群嗨”,如何看懂?6
那么作为读者该如何?我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7
标题。
排除那些严重“自嗨”的作品,但前面已经说过,要真的是“自嗨”,你也不会看到,大部分作者都会给一把钥匙,而钥匙就是作品的标题。
通过标题感受作品,是很快捷的一种方式。
当然也有些例外,比如一些无题的作品,但无需担心,无题的作品,一般是内容多不好起标题,或者是刻意为之,想让读者可以多方位了解作品,而不是让读者被标题所限制。
这里可以举个反例,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被命名为“命运”,如果没有这个名字,很多人会因此思考更多不是吗?很多音乐可都是数字排序的。当然贝多芬给了他作品名字,自然是希望听众能够更好理解他的作品。
作品的“自嗨”与“群嗨”,如何看懂?8
理解。
这里再次提出理解,当你面对一个作品时,你无需思考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其中有什么内涵和深意,你只需考虑自己从中看到什么。
观看一个作品如同面对一面昏暗的镜子,你只需要从中看到自己投射的倒影,而非制造镜子的人在制造时候想写什么,时间长了或许这个投影终会和作者自己的投影多少有些重回。
即使没有,也不用在意,阅读本身是与作者的对话,既然话不投机,又何须多言。
另外也可以通过他人的解读寻求帮助,任何的晦涩经过无数人的解读,就算不中亦不远了,但那些终究是别人的观点,你需要自己吸收其中的养分。
9
积累。
知识经验的积累会对一些作品的理解有所帮助,有些作者在创造作品时会把一些知识经验带入其中,对于作者而言可能这些知识很简单,而在读者却未必尽然。当你的知识经验慢慢的积累,在有一天你重看那些以前不懂的作品,你会有霍然开朗的感觉,想着,啊,原来是这样。
作品的“自嗨”与“群嗨”,如何看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