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原创作者,简书会员:“莲舍一卷”授权转载。
经学——十三经
经学一词最早出自《汉书·兒宽传》:“见上,语经学。上说之,从问尚书一篇”。现在经学常用来指儒家的十三经的学问体系。
为什么叫“经学”而不是其他名字?
《释名》:“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
柳宗元:“经者,常也。”,恒常不易之也。
《说文·糸部》:经,织从(纵)丝也。段玉裁:织之纵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
经、纬原意是织布的经线和纬线,织布的过程中经线不变,纬线交织成纹,借用织布以说明经纶天下之意。也就是织布机上的纵向的线,后来引申出“标准”、“原则”之义。所以,“经”是对儒、道(道家典籍只有《道德经》称经书,其余称子书,如《庄子》、《韩非子》等)典籍的尊称。
所以在汉代时除了有“经书”(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还有“纬书”。纬书作为经书的补充,经书和纬书构成了当时整个社会体系的思想、政治主导地位。
儒家经典在先秦时期有六部经书,《诗经》、《尚书》、《周礼》、《乐经》、《易经》、《春秋》六部,经焚书坑儒以及战乱《乐经》亡佚,只余五经。(近期中国古典数字工程借助出土简牍等收集散落在各地的各种文献的片段整理出版了《乐经集》。)
西汉时期的戴德、戴圣叔侄随后苍学《仪礼》,分别成书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即常说的《礼记》。由此《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春秋经》通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这就是后来的“九经”。
唐代陆德明在五经《诗》《书》《礼》《易》《易》《春秋》之外增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而成“十经”。唐代设立官学时去掉了陆德明增加的“五经”,把三礼、三传分开,仍然称为“九经”。
然而在刻石的时候加入《孝经》、《论语》、《尔雅》也称为“九经”。(《经学通志》:“其刻石国子学,则所云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
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尔雅》。孟子第一次选入经书之列。
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有时也会把《大戴礼记》加入,成为“十四经”。
关于今文经、古文经
西汉时期的经学(今文经学)最初是由老儒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隶书记录。自刘歆始提倡将古文经设置博士。古文经则是秦统一六国前的各国篆书文字记录。
汉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旧宅墙壁发现的古文经籍(古文《尚书》、古文《孝经》、古文《仪礼》、古文《论语》数十篇)。
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从民间得到不少古文先秦旧书,有《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等,并在他自己的封地里为《毛诗》、《左氏春秋》立博士。《毛诗》、《左氏春秋》也属古文。汉宣帝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都是古文。这些古文经传,都藏于汉朝的秘府,不立官学,只是民间学者私相传习而已。
刘歆所谓只有《左传》才是孔门真传之外;我们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古文经学家刘歆的笔下,孔子已由今文经学中受天命的“圣王”和谶纬神学中作为“黑帝之子”的神还原成了一个研究古代制度文化的学者、还原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是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谶纬神学的最大不同之处。
本图来自百度图片网侵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