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武士精神”一直被我们所不能理解。不能想象一个人为什么会那么有勇气剖腹自杀。这本书为我们揭开了迷底。
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是接受了美国政府的任务,在二战期间研究日本人的性格文化等特征,就是为了在战争中取胜。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本书为美国能战胜日本提供了自信心,后来又在治理战败国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鲁思.本尼迪克特,美国作家,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曾任美国人类学学会主席。代表作《菊与刀》被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曾被三岛由纪夫盛赞为“着力阐述日本传统文化之二元性,在对日本文化深感好奇的西方人中影响力最为深厚”。
这本书是西方人写的,西方人理解东方人的文化还是有一定的障碍。其实日本很文化都是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只是日本人将一种文化进行的比较彻底,比如忠、孝。在我们国家,忠孝不能两全,常常是说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有些不能顾全。但是中国文化比较中庸,总是会寻到二者兼顾的处理方式。但在日本,“忠”是日本人对天皇的恩情便是最大的忠诚,所以在日本的历史上都不存在改朝换代的现象。对父母,他们也是绝对的顺从。因为习惯了顺从,所以不会有反判思想。最大的表现就是在婚姻上,日本儿女只能顺应父母指定的婚约,但也不防碍他们在外面包养情人。
在日本人的理念里,受到别人的恩情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就象是我们借了别人的钱一样,是一种“负债”,一旦受恩于人,无论多长时间,日本人都不会忘记偿还这笔人情债。所以日本人不喜欢随便“受恩”,他们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他们怕卷入“恩情”与我们怕卷入“是非”是一样的心理。负恩是日本人衡量一个人道理标准的因素。
日本人对国家神道有着无限崇拜和忠诚。日本人在二战期间,只听天皇的命令,天皇说开战,日本军人绝无二话,绝对的服从,天皇说投降,日本军人立马放下武器。在他们的心目中,国家政府是至善至美的,无论什么决策都是对的。
他们对上级的服从和忠诚也起缘于日本的等级制度,在日本,不平等是日本民族有组织的生活准则,他们无条件的接受等级制,就象呼吸一样自然。无论是在一个家庭中还是社会等级里,从不违反。
日本人既有刀子一样的钢硬,又具有菊花般的柔美。日本人同时也是个懂得享乐的民族,茶道起缘于中国,即在日本非常繁盛,日本人对茶道的讲究是非常出名的。在日本喝酒是不被禁止的,喝醉酒也不会招人讨厌,那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男人们常常花天酒地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不会被认为是道德败坏。他们每日起洗澡,想睡就睡,追求浪漫的爱情,当这些享乐影响到忠孝,他们又会果断的放弃。
日本是个矛盾的民族,他们在义务和情义上,常常发生冲突,难以做到两全。他们在行为的转变上,不会有任何心理上的苦痛和折磨,不承认有罪恶的行为,他们并没有将人生视为善恶相争的舞台。
他们不会变通的处理问题。高度的赞扬“向死而生”的精神,大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劲头。这种精神是不受拘束的,自由的,又是绝对忠于某件事或是某个人的。
在我们中国人的影响里,日本人真是残忍可恶之极,在中国的大地上横行霸道了二十年,他们军国主义的恶行,即是战败了,也不承认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读了这本书之后,才了解了日本民族的特性,因他们的耻感文化极其强烈,从小,他们被教育不能失败,他们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所以日本军人宁死不愿投降,就是因为这个对名誉的无比看重。另一方面,日本人没有前世今生,因果轮回报应的概念。他们自以为是,他们发起战争,就是觉得别国需要他们的帮助,他们遵从等级制度,崇尚精神,他们认为精神大于一切,物质是瞬间的,他们对“平等、民主、人权”无法理解。自认为别国也应该由他们安排等级。但是,历史证明,他们错了。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本研究日本人性格和文化的书,依然是我们了解日本的一扇窗口。书中天皇是日本神道的核心(神道在日本并不属于宗教),各得其所的等级制度,明治维新的政府组成、文化和工业发展,以及“情义”、“报恩”、“雪除污名”、“道德困绕”、“自我修行”、“儿童成长”的描写,解答了我关于日本民族的一些疑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