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想法哲思
向死而生的组织活法:Left模型(二稿)

向死而生的组织活法:Left模型(二稿)

作者: 书玉2018 | 来源:发表于2019-06-19 17:17 被阅读33次

大家好,我是书玉,今天分享的模型是应用于团队管理的Left模型,向死而生的组织活法。向死而生是一种人生的活法,对于组织而言,或许也可以如此。模型是由个人经验推演加总结所得,更多阐述推演过程和个案验证。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接下来预计耗时14分钟,分成5部分内容,包括模型解释、模型推演过程2例个案验证、模型回顾与适用边界预测。模型主要源于自己十余年职业生涯从0到1的2个团队创建与管理,一是技术团队,另一个是业务团队。在验证环节是以当下的一个业务团队和一个公益团队呈现。

模型分成一二级。一级是呈现团队管理的三个核心要素,二级是三要素之下对应的工具方法。

个体生命,无法逃离S曲线的宿命。从大尺度看,组织也如同一个生命体,遵循同一曲线,或许时间跨度不同,但形态应是一致的,这是整个模型的假设基础。既然死亡或被替代是宿命,如人生倒置法,向死而生,也适用团队的生存方式。

模型由四字母组成。首尾的l-t,是learning team的缩写,学习型团队,或团队学习;F,flow,流程;R,resource,资源。三要素组成三角形,中线下层,是运营当下,着力流程与资源,让团队正常运行;中线上层,是追求未来,着力团队学习,让团队的未来可期。当然,面对日趋复杂的互联网环境,或本人正处改革的检测行业小环境,或许learning team也是运营当下的要素之一。

二级模型,是基于三要素的工具包。对于流程,从优、简两维度保证质量、追求速度。对于资源,以必备原则匹配,尽管不多不少难以衡量,借用2点1线思考法和问道技术,与团队成员探讨。对于团队学习,明确学习的目标,界定与岗位相关的学习内容,以3步法传播自主学习的文化。

顺着箭头方向,展示整个推演过程。独木难成林,若想有一番业绩,团队合作是必需的。跟谁合作呢?

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团队,他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小伙伴。作为管理者,有义务为他们的成长负责。成长需要啥?学习的时间,思考的自由,还有成长的平台。

对于时间,它是我们百生人生的基础资源。对低效能敏感或不容忍,持续思考“团队如何才能更高效?”业务流程是否顺畅?完成任务的资源是否备足了?负责任务的当事人是否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此,推出流程与资源两要素。

基于成长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习得,增长可以解决企业所有问题,而成长也可以解决个人所有问题。

对于自由,他们有随时离于团队的自由。基于离开的预期,为了减少团队的负面影响,面对流水兵,理应注重营盘的建设,即团队的知识沉淀与更新,让铁打的营盘具有快速复制并培养人才的功能,除了固化团队的旧知识,也需自身酝酿新知识,实现营盘的持续升级。具体的落地方式,同样归结为对成长的需求。

对于成长,学习是不二之选。对于团队,则是打造学习型团队。在此,推出模型的第三要素——团队学习。

接下来继续二级模型的推演。对流程动刀,可从两方向:从优,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从简,为了提速,可以借用项目管理的最小路径法。

  对于资源,重点是必备,不多也不少。联结樊登提过的投资故事,单个项目不能超过100万,否则就不投。只有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人的创意创新才能被刺激。也就是说,只有当人被刺激了,人,才是资源,而不仅仅是成本。如何量化必备?可借用2个工具。

一是2点1线的思考工具,而2点1线,就是想去哪、现在哪、怎么去?实施前先将意想的解决方式具像化,包括具体路径、分解步骤。

想清楚了,才能尽可能量化或预测在哪个步骤需要什么或需要多少资源。二是问道,提问的能力,协助团队更清晰地定义问题。采用提问方法,与团队探讨问题边界。以求真务实为需求,以结果作为思考的起点,以学习者心态对话,期间注意保护彼此的安全对话氛围。

对于团队学习,抓两种内容一种习惯。两种内容指互学团队已有知识,和汲取团队以外的新知识。一种习惯是解决问题的自主性,从自主学习练起。自主学习,乐于分享,以教为学,教学相成,是学习的费曼技巧,也是一种学习文化。如何在团队中传播这种学习文化?

三个步骤。1、抓核心粉丝。初期管理者自身,也可再找1位骨干扇风。2、引爆方式,搭建分享平台,并给予正面反馈。3、传播向上的价值观,向上生长,是生物属性。也符合马斯洛的三、四、五层次需求:尊重、社交、自我实现,以成长概括。

接下来用两例个案验证。

对于当下的业务团队,持续优化、简化业务流程。流程的设计应是开放的,环境变了或资源多了,都可对以流程持续调整。

对于资源,必备是关键。如高速打印机、高速电脑、培训机会等等。如何界定“必备”?以始为终的思考方式,即2点1线;以及通过提问,彼此更清晰地地界定问题。

对于团队学习,以分享作为引爆方式。组织“主题分享会”,搭建刻意练习与及时反馈的平台。在导入期,将讲师成长的课程降级调整成主题分享者的课程,为大家导入讲师技能。自选兴趣主题,互推书单和课程,自行主题学习后,与我探讨分享课程的设计。这种设计也符合刻意练习的思维模型,即学习模型、刻意练习、及时反馈。

目前分享会运行第三年,团队每人在12月为次年确定2个分享主题,我会择选其中之一,作为分享的主题。选择标准是与团队成长强相关。初期是聚焦岗位技能。如今更多是聚焦职场的通用技能。每月排期,以课程方式各自准备2小时主题分享。分享实施与月度优秀员工挂勾,给予额外的经济回报,目前是1000-2000范围。

学习内容除了聚焦提升销售与客服技能的定期主题分享会,还有定位提升市场分析与决策力的报价预测、投标失利的复盘分析。

这是将模型用于一个公益团队的管理。目前服务的机构包括关注亲子阅读的彩虹花公益小书房,关于思维启蒙的益加益学院,以及关于自然教育的磨坊。

以“亲子阅读”为例,每月定期在深圳图书馆开展1个半小时的绘本课程。全部由义工团队承担,包括课程设计、读书会的策划和实施。目前接手两年,主要问题是义工团队稀缺,成员不稳定。

基于LEFT模型的反思。要素一流程,将读书会的策划、组织流程文字化,如活动前的义工招募与分工,活动过程的套路,以及活动后的总结与宣传。要素二资源,争取主办方的场地支持、机构的技术方案支持、以及未来探索的商业合作。要素三学习团队,借助省图、机构的主题训练营,推荐优秀义工持续学习,同时也吸引同频伙伴为站点服务;非正义的培训,则可通过个人分享、课程设计辅导落地。

模型回顾。模型分一二级,一级包括三要素,团队管理重点关注流程、资源与团队学习。二级是三要素之下的实现方法。对于流程,从优、简两维度保证质量、追求速度。对于资源,以必备原则匹配,尽管不多不少难以衡量,借用2点1线思考法和问道技术,与团队成员探讨。对于团队学习,明确学习的目标,界定与岗位相关的学习内容,以3步法传播自主学习的文化。

LEFT模型,源于个人为团队管理的反思,是推演与验证的结合。将隐性思维显性化、将显性思维结构化、将结构思维形象化。因此个人认知,当属模型的边界之一。边界二,验证案例的团队年龄介于0-6岁,规模小于10人。边界三,验证案例行业属高新技术服务业,知识密度中等偏上。边界四,管理者对成员的薪酬有决定作用,以此筛选适合团队的成员,并在团队学习中给予正向的经济反馈。

最后留个待解决问题:这个方式,不就是为别人培养人才吗?这也正是朋友提醒过的。为了“圆回来”或“逻辑自洽”,联结育儿场景,对于未来的他人妻或夫,为人父母的你会如何对待孩子呢?

坚持做自己。对持续增长的追求,你和你的团队也必须是持续成长的。最后期待更多的伙伴,对此模型,要么给予验证,要么给予质疑。谢谢聆听。本次分享到这里就介绍了,谢谢大家。最后,也欢迎大家弹幕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

  • 向死而生的组织活法:Left模型(二稿)

    大家好,我是书玉,今天分享的模型是应用于团队管理的Left模型,向死而生的组织活法。向死而生是一种人生的活法,对于...

  • 悟空出走:LEFT的组织活法 (七稿)

    大家好,我是书玉,今天分享的模型是应用于团队管理的Left模型,向死而生的组织活法。向死而生是一种人生的活法,对于...

  • 向死而生的活法

    不久前一篇小学生作文风靡网络。一段关于时间的思考,迅速在网上走红,并被许多大V争相转发。 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

  • 向死而生——《活法》书评

    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缔造者,现如今唯一在世的“经营之圣”,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创始人,作为“经营之圣”的稻盛...

  • 向死而生,顿悟活法

    一书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活法》引领我正视死亡 001 不要等到灵魂逝去的那一刻 有生之年活着的每一天,我们都要...

  • 生命的最好活法:向死而生

    在文章的开始,还是来说一说,为什么要聊死亡的话题? 因为死亡是我们人生的终点,是我们必然要去面对的一种“自然现象”...

  • 向死而生(二)

    在我回家过年这段时间里听说到的这些死者,他们死亡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是病死,死的时候很是痛苦。有的是意外死亡,死的...

  • 向死而生 (二)

    2019-2-17 第24天 急匆匆地赶到医院,在推开诊室那扇胡桃色木门之前,梁欣定了定神,收拾好表情,轻叩了两声...

  • 向死而生,向死而生

    九月忧伤,十月耻辱。 那天,莞尔把自己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十八层。顿时各种牛头马面的小鬼扑身而来热情相拥。莞尔虽觉已经...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好像起了个很惨烈的标题, 但实际上只是几件身边发生的事,而且重点是生。 一 前天晚上和小熊聊天, 他抽着烟——我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死而生的组织活法:Left模型(二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hk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