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这一个多月,每天的跑步路线非常固定,直线距离不超过1千米。为什么还给自己设定一个直线距离呢?因为再往前,根本就跑不了了,路面上都是水尘土。
在这种地界跑一步,那灰尘随着脚跟和脚掌先后落地间隙所传导的力量向上四散开来,感觉好像还挺梦幻,可那鞋子和露出来的腿肚子得遭殃了,它们会被裹上一层薄薄的水泥味面纱。
要是跑量足够大的话,浑身上下肆意流淌的汗水在小腿处开出一条浅道,浅道两侧的水泥印尤为明显。此外,在摆动双臂的过程中,汗水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一不留神就甩到了鞋子的透气网面,混着灰尘一起浸入鞋子内部。
除了这一条不长的直道,在这一千米内叉出了五条小道,左边四条,右边一条。右边那一条通往小姑她们村,太多熟人了,也就万万不能越界。左起最近一条是泥巴路,自是跑不了的。
剩下三条虽然都是水泥道,可顺着起点数的第三条道直接通到别人家里了,总不能跑着跑着就跑到别人家里去蹭杯水吧,浑身还是汗渍渍的。怕是没喝到水就直接被大姨轰出来了,哈哈哈。
第二条倒是顺畅,可坡度太大,从一个超60度的坡道下去而后顺势而起,这倒是比过山车还刺激,突突的。虽然自己还年轻,可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小心脏那受得了。
那就剩左数最后一条道了,每次也就顺着跑500米就往回返了。500米处正对着一家人的院子,左侧好似有个小道,可被树挡住了,平日也没见着人从那里出来,也就没有尝试了。
天天也就在这往返3千米的地界跑,可几乎有2500米的地界都是在阳光底下。更准确点说,更多的时间里都是在这500米的小地界里来回跑。
也就在昨天,可能是天气比较好,又或者看到左数第四条主道院门的左旁小道走出来了一个老爷爷,也可能是那位老爷爷透露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吸引了我…不得而知,吧啦半天,那来那么多所以然,就是想换换跑道了,仅此而已。
这条躲在林荫处的小道终于在跑了200米后显露真容了,我也总算跑出界了。之前跑的道属于好几个村的交界,没有具体分那一段是那个村的,也就感觉还是在自己村里跑,多了一份安心,少了一份好奇心。
是的,我跑到别人村里去了,而后就进入了村子的正中心。首先看到的是拐角处矗立着的大理石碑,上面篆刻着几个大字,应该是这个村的村名,左下角留下了落款日期,应该是这个石碑的落地日期。
为什么说我跑到了这个村子的正中心呢?那还真得好好说道说道。据我个人观察,去过附近不下10个村落吧,一般只要到了这个村的祠堂所在地,那你就处在这个村中心,差不离了。
祠堂作为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血脉传承的无声守候者,它所修建的地方一定得是一个详地。吉兆之地,谁不喜欢呢?于是乎,围着祠堂,各个屋落向四围散开,大致呈同心圆分布。
虽然每个村的中心地带必定是房子连着房子,紧凑的连根针都插不进去,可祠堂四周必定地界宽阔,一般在祠堂的正门外有一大口方塘,供村民日常生活所用,还有近些年提倡全民健身所修建的健身器材。
咋地,不跑啦,跑跑跑。可想而知,今天的跑步算是来采风了,一圈7分多钟呢,哈哈哈。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24727/02e6aedaba2bbdb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24727/ae1825ec14c3bf6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24727/c5fb5424770ea33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