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常讲他的认识论,次序是这样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
他说:“不从宇宙观而来的世界观,你的世界在哪里?不从世界观而来的人生观,你不活在世界上吗?所以,你认为你有人生观,没有、也不需要世界观,更没有、也更不需要宇宙观——你就什么也没有。
飞禽走兽不需要'禽生观、兽生观',一样地飞,一样地走,这是运气、福气。做人而不幸成了知识分子、艺术家,不免就要有一个人生观:它是从世界观生出来的。那世界观呢,当然溯源于宇宙观。爽爽快快地说一遍: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老子、庄子、尼采、释迦牟尼,都从这样顺序而思考的。”
读罢这段话,真是让人醍醐灌顶。人们常说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倘若没有了宇宙观,这三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想要三观正,恐怕有点难。这世界大多数人不幸福,如木心所说认识论的顺序是反的,即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这正是许多人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们事事从自己出发,老子天下第一,对世界、对宇宙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在逆天而行,必然给自己带来不幸。
木心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这个宇宙中,渺小的人都是奴隶,即使当了皇帝(包括教皇),如果人格渺小,一样是奴隶——伟大的人,必是叛逆者。”我理解伟大的人格是懂得敬天爱人者,不敬畏宇宙和世界,何谈爱人?因为本质而言,每个人都是这宇宙的显现,他的人格都值得去尊重。有了这样的认知,什么功名利禄,你才会真正地看淡,而不是那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无可奈何。
一个人认识论的次序正确与否,决定了他的人生格局的大小。所谓放大格局,就是在不断深化对世界对宇宙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精神空间,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如此这般,人方可摆脱鸡毛蒜皮,脱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纯粹的人。这世界真是奇怪,当你不把自己当回事的时候,别人才会把你当回事,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它才能获得永恒,人大概也是这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