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生活家心理
生活的“暴击”是一扇任意门,通向何处,端看你的选择

生活的“暴击”是一扇任意门,通向何处,端看你的选择

作者: 轻馨灵予 | 来源:发表于2017-06-12 18:57 被阅读389次

    这一季《奇葩说》有一道辩题:“生活的暴击值得感激吗?”暴击是一个游戏术语,意指高出正常量的攻击力,而生活的“暴击“就是在生活中遭受巨大的创伤和挫折。我们对它的态度,当然可以接受,也可以说“NO”,但生活中的暴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不会因你的态度而放你一马,遭遇生活的“暴击”,基本是人生的必修课。既然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呢?这就回到标题所述:生活的“暴击”是一扇任意门,通往何处,端看你自己的选择。

    先用事实说话:有一位朋友,年过而立,国内名校毕业,美国硕士学历,500强外企高管,男友也是高知海归,几番磨合后,感情稳定,准备移民海外发展,各方面都顺风顺水向好发展之时,一份并不经意的体检彻底颠覆了她的生活,她被诊断患了乳腺癌,于此同时,男友在悉心照顾她一段时间后,经不起家庭的压力,最终选择了放手。这“暴击”强度够大了吧,一般人遭受一个都难以消受,她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两次生活的“暴击”。那段时间她的经历就像坐云霄飞车,从高端极速下跌,动荡、晕眩,使人彻底失去平衡。一个人遭受这样的重创,呈现任何的状态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她呈现出一种面对苦难惊人的勇气和韧力。

    她内心的信念是这个病我一定能克服,只是迟早的问题。她查阅若干资料,积极找医院协商治疗计划,虽身为病人,却并没有让自己陷入被动的角色,主动的争取最优方案,因为她清楚命是自己的,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刻,不能把生命的主权假手于人,假手于权威。病人太多,资源有限,医生不可能把每个病人都照顾周全,只有靠自己。她以热情、活力、勇气、主见,很快成为明星病员,受到病友和医护人员的喜爱。她默默的承受了手术的痛苦,承受了化疗的痛苦,也默默的承受因这一系列痛苦带来的心灵之苦。每次化疗后,都会有极为难受的身心反应,她挺过来了,头发掉光了,抹掉眼泪,就光光彩彩照光头照,或惊艳或调侃,总是一副不管上帝给一道怎么难以下咽的食物,都吃得有滋有味的样子。

    化疗结束后,还在休养期间,她就开通了个人公众号,分享自己的生病经验,呼吁女性注意乳房健康,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她的分享获益,免受一些疾苦;她应邀举行公益沙龙,让更多的人通过她的故事获得启发和勇气;她参加了形象课程,希望以更美丽的形象行走江湖,给病房里的姐妹一种呈现,我们的生活没有被毁掉,我们可以活得更好;她悉心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分享中说到,进入她生活的每一样东西,都经过了她的拣选。

    她经受了生活的“暴击”,从这样的重创中重生,非但没有失掉对生活的信心,仿佛如新生般对生活充满更真切的热爱,比一般人更懂得生之珍贵,更懂得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生命的优先级更清晰明了。对人更坦诚,开放,体恤,对生活的当下有更真切的感知。

    另一方面,她也学会用更平和实际的方式与疾病带来的身体症状、心理变化相处。她称之为“做功课”,她面临的功课可能是最难的,而她也是最用心做功课的人,几乎没有懈怠,不管多难,都努力去面对:去面对创伤后的心灵的黑暗与阴影,迷茫与焦灼,用细腻真实的笔触分享出来,生活之路就在这用心之中次第展开。

    这过程艰辛无比,非一般人所能体会,而她挺过来了,凤凰涅槃。

    另一个事实:一位长辈,做事认真负责,能力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被政府委以重任,推荐担任一个乡镇企业的负责人,因为不想担任一把手,推辞当了二把手。不料后来的一把手工于权谋,把他排挤到一个分厂。几年后,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倒闭了,他的事业遭受了一次“暴击”40多岁的他,感觉自己难上难下,最终在尝试搞了几个项目未果后,消沉下去。

    他的内心信念总觉得老天爷有意为难他,给他制造的困难总比给别人的多,并且觉得自己的人生甚至整个家庭就是一直走下坡路的过程,因为秉持这样的信念,他把自己的人生框限在一个局促的范围内,之后的生活变得不再有进展,一直处于蜷缩的状态。仿佛用这样的守势来抗衡命运的刁难,我都不行动了,你拿我没办法了,而他的人生也就此黯淡下去。他这退守的二十多年,正是整个社会突飞猛进的几十年,他带着怀才不遇,命运不济的感叹,放弃生命中那些可能的翻盘机会,只剩一声叹息。

    同样遭遇生活的“暴击”,却是两种不同的选择,让人生的走向完全不同,或更坚韧,豁达,或更消极,被动。当然,用这样的事实做对比,是有失偏颇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时代背景、生命资源、性格机遇,不能一概而论。

    举这样的例子只是想引出这样的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人在面对生命的“暴击”时,有不一样的选择呢?

    我认为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一个人的信念。

    什么是信念呢?就是从童年开始,人们已对自我,他人及世界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的最中心或核心认识是根深蒂固的,虽然这种认识本人不能直接清晰表达,但却认为这些认识是绝对真实和正确的。信念是根植于每个人意识层面的内容,他们数不胜数,从最表层的头脑中自然浮现的自动思维,再到为适应生活各种补偿策略,再到最内在的核心信念,可以说一个人的行为选择就是由各种信念作用的。

    信念就像我们从小就带上的有色眼镜,透过这个有色眼镜看世界,我们可能会看到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世界,或者灰色黯淡的世界。正如秉持“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人,这就是他们内心的一种信念,虽然秉持不同信念的人,谁也不能证明孰是孰非,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信念应验自己的人生,秉持“人性本善”的人,在人生中就会遇到更多好人,善良的人,而认为“人性本恶”的人,则处处看到人性的丑恶。

    回到我们的例子中,第一位朋友,正是因为她内心的信念是我一定可以战胜这疾病的,而在这背后的信念丛里还有:努力是有用的;我是可以成功的;我是可以克服困难的。这样的信念是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在种种的经验中累积的生命智慧,正是有很多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她才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

    而第二个例子中的长辈,他的内心信念是“我是倒霉的,不被老天爷待见的,命运不济的,怎么努力都是没用的”这也是他在成长的过程中,积累的生命智慧,正是这种信念,让他生命的姿态越来越退缩。

    由此可见,信念是有“适应性的”和“功能障碍”的不同性质的,那些能让你发挥更大的功能,更有能力去面对生活的信念就是适应性的,反之,让你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生活的信念,就是“功能障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若干的信念,这些信念有适应性的,也有功能障碍的,就看谁在你的意识中占主导。看于此,你也许会说,那我把功能障碍的去掉,就留适应性的就好啦。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信念的形成是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在点滴中形成了,它没有那么容易被识别,就像你一直带惯了眼镜,就忘了带了眼镜这件事。

    因而,改变信念的第一步是识别,你首先需要意识到,我之所以产生某种特定的想法,之所以对它信以为真,是因为这是我的信念决定的,你要对你的想法有一个观察,有一个质疑:这样的想法是真的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相反的想法可能成立吗?当你对头脑中的想法保持这样的观察与好奇,那些你就能越容易碰触到你的信念,而只有你识别了它,才有可能改变它。

    当我们越来越清楚意识中的信念,无论是适应的,或不适应的,我们便可以选择性的运用或不运用它。信念就将不再支配我们,而由我们自己做主。

    生活中的“暴击”是一扇任意门,通向何处,端看你的选择。你的选择由你的信念决定。你需要看见你的信念,开启一扇你想到达某处的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的“暴击”是一扇任意门,通向何处,端看你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tr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