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藏深意,细节见真知

作者: 清_昶 | 来源:发表于2022-07-01 08:51 被阅读0次

    遨游客老师开了一堂音频课:怎样走进红楼梦。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红楼梦略有阅读并无深究的门外客而言,对老师的课还是觉得格外高深,虽深思不得其精要,反复聆听数遍,似有开窍,些许心得,特此记述。

    一  愿意进

    老师课程为《怎样走进红楼梦》,在我看来,首先还是愿意进的问题。正如老师课中所言,虽然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首,有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但作为当今社会的读者有着更为广泛的选择。

    比如初、高中学生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虽有课程涉及,稍作延伸阅读也不能深究其理,而喜爱红楼的成年人又分两类,一类是快餐式消费,只热衷于宝黛钗的情感纠葛,更注重言情故事,沉溺于缠绵悱恻的爱情,而不会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

    另一类是研究型读者,真正地深入到红楼世界,去探究作者赋予的巨大文学魅力,深究书中所含的批判现实主义。由此,对于红楼的喜爱也有层次不同,爱好各异。但不论怎样,只要你喜欢,红楼就在这里等你,任你徜徉,取你所需。

    二  进得来

    尽管说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作品的巅峰之作,永远向读者敞开大门,但也不是随便什么情况就能看得懂,或者看得进去。老师在课程中做了详细的分析。

    红楼梦大约成书于200年以前,所记述的社会面貌,风土人情,以及人的吃穿用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现在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难有带入感,觉得陌生不好理解,甚至难以认同。

    另一方面,语言的不同造成阅读的不适应。红楼梦所用语言为当时社会条件下的白话文,与现在我们讲的白话有较大区别。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基础,以及语言阅读和欣赏能力,想读懂红楼梦是有较大难度的。

    可以预见的是,有很多读者会因读不下去而不得不放弃。这或许无意之中形成了门槛,影响了红楼梦读者的群众性普及。

    三  留得住

    有前面所述情况可知,真正喜爱红楼“愿意进”且“进得来”的读者,必定是有较高文学素养而且愿意深入研究,对红楼世界蕴藏的极大魅力孜孜以求的人。

    老师的课程专门为这些同道中人指点了迷津,就是以红楼梦中的诗词和人物对话描写为抓手,按图索骥,去感知红楼世界精妙的艺术魅力。老师称曹雪芹先生为语言大师,从诗词和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对话描写这两方面做了讲解。

    一是以璀璨的诗词为载体,对每个人物都以诗的形式写了判词,概括了人物的命运结局,借书中人物的人生感受抒发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诗词在书中俯拾皆是,或描写,或暗喻,或引代,文词优美,意境深远,熠熠生辉。

    二是以故事情节精彩多伦的人物对话描写来刻画场景,塑造人物形象,入情入理,惟妙惟肖,且思之意味深长,拍案叫绝。

    以上两点,老师举了刘姥姥与女儿女婿的对话,贾母与一众家人的对话作为例子,详尽地分析了故事情节,人物刻画,让我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深刻体会到了小说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真实体现。

    人物是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人物,言行举止必然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听老师分析得井井有条,方才知红楼世界一隅之精妙。由此想到,要让读者自己阅读并得其妙,从而“留得住”,老师之讲解颇为重要且实用了。而同道伴读,互为师友,共同提高之法可行矣。

    红楼世界巍峨壮观,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藏深意,细节见真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dq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