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轩
写作就像一株多肉,你不好好对待,它转瞬即逝,你不懂方法不断加水,它只会被淹死。
你好,我是少轩,欢迎来到“写作制胜•拆书课”。今天我要为你拆解的书籍是《说服》,全书共有60章,但篇幅不大。作者用生动有趣的文字,为我们描述了多种提高说服力的方法。
其中我归纳总结出三点,并将其融入到写作中,希望能帮助你写出高说服力的文章,输出优质内容。
以下,请尽情品尝。
一、讲好一个故事,胜过千言万语
曾几何时,作为理科生的建国,认为只有惊天动地的真理,才能影响并说服他,而且对单纯的故事没有丝毫兴趣。
但他错了,错得很离谱。
建国是个普通人,不是机器人,他也会有情感,也会在稿子被退回来时皱起眉头,也会错失良机而暗自神伤,更会躲在床上抱头大哭。
不存在绝对理性的人,相反每个人都充满感性,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是人的原因。而故事,则是这些情感的容器,能将情感传递给读者。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
写什么故事?
- 001 写自己的故事
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那种感受是他人无法比拟的。写成故事时,也才能写出独一无二的感受。
同时,自己的故事,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独此一家。
- 002 写看到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也不妨写写其他人的故事。但这个前提是亲眼所见或听当事人所说,否则真实性难以考究,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 003 写名人轶事
巴菲特、毛泽东、曾国藩等等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传记中搜寻有趣有料的故事,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故事的作用除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外,还能为读者提供实际详细的实战案例,以便读者进行对比学习。
二、借社会价值观,影响读者判断
有了故事还不够,文章得有一个明确的、社会认同的价值观,来引起读者共鸣。
所谓价值观,通俗来说就是“什么比什么重要”、“什么跟什么一样重要”。
就像我在三个月前,猫叔年度分享时,我看到的一句话:时间就是我的命。

那一瞬间,我的眼睛仿佛清澈了许多,一团黑云散开,随之而来的是一扇大门,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这句话并没有多么高深的文笔手法,甚至并不是一个好的比喻句,但它切切实实地写出了时间的重要性,并成功引起我的共鸣。
于是我对它深信不疑,并将它设为手机和电脑桌面壁纸,每天提醒自己,时间就是命。
一篇文章也该如此,需要有一个中心思想,也就是解决一个问题的底层思维,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所在。
这一点我很佩服《财富自由之路》一书,全书50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带来至少一个新概念,以及其背后的价值观。
其中有许多价值观是我第一次接触,但我却能被李笑来深深吸引,并接受对三观的刷新。
就像小时候换牙一样,在短短几秒内剔除旧观念,然后在日复一日的行动中长出新的价值观。
三、给予行动建议,解决读者问题
能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更为优质。
文章若只有故事,即便描述得天花乱坠,那也只能消遣时光。若只有价值观,无论价值观多么正确,最多只是令人热血的鸡汤。
在价值观和故事的基础上,加上行动建议,三者结合起来,才是读者想看的内容,也才能促使读者采取行动,将知识用于生活,改变生活。
许多作者为了提高阅读量,往往会抓住读者痛点,引起焦虑甚至颠覆认知,却不给予方法论。
但优秀的自媒体往往会为读者着想,给出解决问题、缓解痛点的详细方法,让读者直接采取行动,摆脱恐惧。
而行动建议,除了要能落地执行外,还需要足以支撑文章的中心思想。
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明明是早起的好处,但却给出应对信息焦虑的方法,牛头不对马嘴。
这样的行动建议,即便再好,也对早起没有任何帮助,更缓解不了读者对于早起的焦虑,还不如不给。
总结一下,一篇文章需要同时满足“道、法、术”的内容,才能让读者看了能够有所思考,还能拿来对比使用,能够落地实战。
而道就是价值观,法便是方法论,术即是实战案例,也就是故事。
三者合一,方可增强说服力,写出优质文章,扩大影响力。
《说服》方法近百出,万变不离道法术。我是少轩,帮助你用写作制胜的行家,我们下次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