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搞定“熊孩子”

作者: 木林心慢 | 来源:发表于2017-01-01 22:53 被阅读243次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一件事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孩子们也放假了,也算是个团聚的日子。小敏一家一起去了大伯家吃饭,一大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感觉还是挺好的,喜欢奶奶准备饭菜的过程,还有一家人一起聊聊天的烟火气儿,挺温馨,感觉特好。

    大伯家有一个小孙女儿,十二岁,上五年级,很可爱,圆圆的脸蛋,皮肤特别好,像个瓷娃娃一样,两个粉朴朴的脸颊,有特别想去拧一下的冲动。

    现在大家在一起的方式已经变得与以前有些不一样,总习惯抱着个手机。小敏自然也不例外,与那些网络上的同学朋友聊得不亦乐乎,没有陪小姑娘玩。

    不知是不是没人陪小姑娘的缘故,小姑娘今天有点不一样,只是坐在小板凳上,捏着面皮玩儿。大人们还在开玩笑说小女孩挺乖,也不玩手机。小女孩不说话,只是一直捏面皮,后来看她将面皮捏得那么碎,才觉得有些不对,有一点发泄情绪的意味在里面。

    果然,吃饭时,小女孩就一直不开心。

    小敏妈问她上几年级了,她也不说话。后来小姑娘的妈妈说上五年级了。

    小敏妈又问:那平时都玩什么呢?其实小学可以让孩子轻松一点,让孩子多点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看点视频和动画也是不错的。

    小敏还在旁插嘴说:可以找点英文的视频多看看,以后对学英语会有帮助。

    小姑娘妈妈说:要是肯看那倒好了。我要上班,也没空看她,不让她玩手机,就一直偷偷在家看电视。

    看情形是不让小姑娘玩手机电脑,看电视就比较多,自觉性不够高。

    听到这些话,小女孩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地掉下来,更不肯吃饭了。

    小姑娘的妈妈见了很生气:又没怎么着你,还哭上了,不许哭。

    小敏妈看小女孩这样,说:你就让她哭罢,想哭,不让哭也不太好。

    小女孩哭得更凶了。无论后来怎么劝,她都不肯吃饭。

    最后,小女孩终究还是没吃饭,小姑娘的妈妈也很崩溃,最后冲着小女孩大声训斥,后来小女孩被强拖到小房间去了。

    看小女孩的情形,一定有什么让小女孩觉得很不舒服和委屈,才会这么坚持不吃饭。谁能受得了香喷喷的饭菜的诱惑,更何况一个孩子。

    不知道具体原因,也不便深问。但看着小姑娘妈妈用这种传统的方式对待孩子,显得多么的无力,总觉得一场母女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总会有这样那样不如人意的问题。不听话,我们就大声训斥,甚至惩罚。对学习兴趣不高,我们就讲道理。有时候还会利用一些物质上的诱骗等等。可是这些有时也许能缓解一时的问题,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有时还会压制孩子的生命能量,父母的这些表现让孩子看到的更多的是不接纳,不认可,更让孩子觉得可怕的是,孩子会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不被接纳的,感受不到爱的孩子,生命能量就会变得萎缩,活得没有自我,长大后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二、四个问题

    下面我来讲讲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会出现哪些问题:

    1,孩子会变得没有感受,不会尊重他人

    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会以自我为中心,有时根本不会照顾别人的感受。

    如果家长总是压制孩子的感受,比如上面说的小姑娘想哭,妈妈不让哭,久了孩子就会变成一个不会表达情绪和感受的人,也不会对别人的情绪作出反应。因为父母让他们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表达,去宣泄。长大了他们也就不会处理这些感受,及至到了成年后,他们也就没有能力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中的情感关系。

    为什么总会有人抱怨自己的另一半不理解自己,一点也不照顾自己的感受,就是这个道理。

    2,孩子会没有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内心是恐惧的,很容易顺从,总是被动地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一方面孩子的生命能量就会变得萎缩,成为一个碌碌无为,能量平庸的人;另一方面,当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管束,很容易放纵自己,但是因为从小没有学会自我约束,没有主见,就会很迷茫,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要的,容易听信别人的误导,从而误入歧途。

    3,孩子会没有归属感

    现在很多父母会为了工作,为了挣钱,选择将孩子丢给老人或是保姆。特别是现在有很多的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而通常老人是会溺爱孩子的,对小孩子的管束就会少一些,情感的联结也会少一些。这给孩子的感受就是父母亲是不爱我的,我是不好的。他们在家里得不到的情感,就会到外面去寻找,这类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很容易出现早恋,拉帮结派,闯祸等等问题,他们会渴望一种归属和亲密。

    4,孩子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现在的孩子普遍生活条件都挺好,再加上孩子也少,父母总会用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来诱惑孩子,让他们好好学习,或是做父母希望他们去做的事。

    比如,你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你要的玩具。你考进前十,我给你买新衣服等等。这些都是在让孩子觉得学习只是为了物质,而一旦外部世界的物质不能打动孩子时,孩子就会觉得学习很没意思。甚至有的孩子学习很优秀,一旦达到自已的极限,突然就会觉得生活失去了目标,没有了意义,严重的甚至会患上抑郁症或自杀。

    三、三个方法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警醒,不要老是重复旧的做法,既无效又很容易让人情绪失控。多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也许会大不一样,我们可以先试着从以下三点做起:

    1,倾听

    有人曾写过一本《倾听的力量》的书,书中就说到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心里难过的时候,都希望有个人能听自己说说,有时都不一定要你出什么主意,只要用心听对方说,陪着他就好了。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心情不好,纯粹就想有个人说说话,就觉得好多了,其实外在的世界什么样儿,我们心里清楚得很,有时候只是情绪卡住了,说出来情绪就疏通了。

    所以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用心倾听孩子。比起训斥,比起说教,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耐心地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甚至是帮他表达出来,这样情绪才能流动起来,不至于堵住,而容易出现心理的问题。

    2,放大优点法

    大家有没有发现,漫天的星辰数不胜数,可是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就只能看到太阳,看不到天上的星星了。黑夜再暗,只要有一点光,就会给人无尽的希望和温暖。

    孩子身上总会有一些优点,用心去寻找去发现,这些优点就是孩子的太阳和光亮,持续地去肯定去放大,让他成为孩子成长的基石,给他信心和力量。如果这样,慢慢你会发现,孩子即使还有缺点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3,想像满足法

    总有一些时候,也许限于客观原因,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暂时难以做到,但是也不至于去否定孩子的想法。

    比如,我们家孩子老跟我说要吃家里的海棠糕,可是每次跑老远去给她买又太麻烦,也不现实,所以每次她跟我讲想吃的时候,我总是对她说,妈妈也好想买给你吃,恨不得一下子给你变出来,满足你的心愿,那该多棒啊!每回这么说女儿都会很开心地一边想像,一边说,妈妈下次带我去,我多买几个吃吃,也很满足的样子。

    其实孩子有时候更在意的是你爱不爱她,只要感觉到你是爱她的,要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了。

    有感于生活中时时处处的感触,写下了这些的文字,愿新的一年里能带给这世界一点微光,用自己小小的一点愿心给孩子们带来一点光亮,为爱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招搞定“熊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ni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