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者,Ellen经常分享给家长,老师,学生很多思路,做法,方法,不过更希望大家可以自己深入思考,谁对谁错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老师说,不会写作文是因为看书太少。”
“我们家孩子看书很多,但是不会写作文。”
“我们家孩子不爱看书,但是写得不错。”
“我们家孩子爱看书,去过很多地方,视野宽阔,写作也很好。”
老师说的话从哪里来?
谁告诉那位老师的?
老师自己是否写作,写作频率,写作量,写作质量怎么样?
老师教出来多少写作很好的孩子,都是通过大量阅读教出来的吗?
说(听)一句话非常简单,但是深入思考后就不一定非要听从谁说的内容,或者不再紧紧跟着“权威”“专家”,“某某说了,高考会……”
“校长说了……”
“主任说了……”
“老师说了……”
“语文老师说了……”
“数学老师说了……”
“我爸爸说了……”
“我妈妈说了……”
“我听说了……”
“某某妈妈(爸爸)说了……”
“我的补习老师说了……”
他们说的的也许对,也许不一定,他们说的也许重要,也许不那么重要,你的思考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深入思考过吗,也许这个更重要。
Ellen说的也不一定对,你需要自己思考。
Ellen把自己的深入思考分享出来,希望更多家长,老师开始思考并反思那些流传很广的句子,不要着急做决定,想一下,再想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