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原本我打算让他们继续写人的作文题目。然而,一个学生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主意。
课前三分钟按照惯例抽检背书,结果令人无语。四十几个同学,只有几个同学能够熟练地背完课文,大部分同学背得磕磕绊绊,而有些小部分同学却不会背书,站起来很自然地笑着说“不会”,那轻飘飘的样子,不但没有任何羞耻,反而隐隐透着得意。
这其中竟然有一个让我意外的学生,我实在是没有料到他竟然也有这样的表现。我盯着他看了将近一分钟,关切地问道:“杨,你怎么不会背?”
我本以为他会为自己不会背找借口,比如说自己记忆力不好,背书困难或没时间读……然而我实在没有料到他竟然不屑于找理由,摇头晃脑地吐出杀伤力十足的话语:“我都不想学了,为什么要背书?”
听到他的回答,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更得意了,我以为他只是在挑衅我这个语文老师,于是回答说:“只是不想学语文?”他顺口接着说:“七科都不想学……”这下我更困惑了。
他原本是期中考试前一周转来的,来的时候还算凑合。据说是在之前那个学校跟不上课,才转动此处。我们这里生源不如他原来的学校,进度自然没有那边快。我是发现他基础不太好,在这里也就是中等的成绩 。但来了不是为了学习吗?才来了不到两个月,为何态度就嚣张成了这个样子?
看我不解,他笑嘻嘻地不说话,其他同学接过话说:“他不想坐前面,只想坐最后一排,班主任非要把他调到前面,所以……”好吧,这是一个自我放弃的孩子。班主任将他调到前面是为了他好,可他,这也太不识好歹了吧!本想批评他,但想到他是个孩子,一个还算听话的孩子。我那点儿子教育情怀又开始作祟,又开始想着拯救,于是我放弃了原来要完成的内容,选择让他们看了两篇关于为任性付出代价的学生的故事。
其中一个是安徽08年高考故意交白卷,十年的辛苦让他后悔当时的年少轻狂,白天打工晚上学习,一番努力后又考专科的徐孟南。当年他是有希望考上二本的,可惜,当年他选择了交白卷。有些痛不去经历一翻,是无法领悟的,只有痛了,才能悟了。
还有一个是06年任性妄为批判中国考试制度的河南女孩蒋多多。她迷恋写作,想成为作家不是错,错在她高考前夕迷恋写作,妄图成名,高考考场写下八千字批判中国的教育 ,她以为自己必将一战成名,没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却让自己重复父母的老路,辛苦劳作。
讲着讲着,我又想起了我堂妹。她不止一次地表达后悔之意,说自己当初不好好上学,现在要技术没技术,要学历没学历,找个工作难得要命。
我不知道这样的故事能不能触动他们,但我依然选择一篇篇啰嗦,虽然我知道有些痛,不去经历,是没有办法懂的。从我学会写字起,一直到现在,我都在拼命奔跑,从不敢放弃读书。两次中暑的经历,虽然已过去二十年,但仍像在昨日一般历历在目。出身农村,我没办法与农村划清界限,但我也不想将自己的身体交给农田。因此,我为了离开农村,为了不再烈日炎炎在地头干活而读书。现在的孩子,是没有办法理解的。
时代变了,他们这些孩子不再需要在父母的吼叫中去田里干活。他们早已习惯了在家玩手机打游戏,早已忘记了劳动,更忘记了心疼父母。他们把父母的辛劳当作理所当然,不关心父母。而他们的父母却总是尽力把一切给他们,然而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多,导致一味付出的父母总是要求孩子读书,在他们耳边聒噪,成为他们的敌人。
讲完之后,我让他们写《为什么要读书》。我不知道他们会写出什么样的作文,也不晓得他们能不能懂得我的苦心。我讲这些的时候,我想他们是懂的,杨同学依然是笑嘻嘻地看着我,有时候跟人聊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下课后,我告诉他今天的课为他而讲。那一瞬间他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那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把人气得牙根痒。他说他家长都知道他不想学,家长也拿他没办法,他要是想学习根本不会转学。呵呵,看来是我多事儿了。总想着去改变他人,这下好了,人家根本不想改变。
我有些尴尬,但还是告诉自己:我是老师,我是老师。不要跟孩子计较,他改不改是他的事儿,我做不做是我的事儿。不要期待一经教育,人家就立马改变,人家有不想改变的权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34369/345ef60362ddcfc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