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是古代女子的灵魂,十七八岁待字闺中,身着刺绣长裙,留一抹飘逸长发与心心念念的儿郎花前月下。汉服是女子的象征,她大袖长摆,褒衣博带,天人合一。她以平淡自然、柔美流畅、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气质,展现柔静安逸、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性格,又有平和自然、与世无争、宽厚仁爱的人生境界。汉服以其独特的精裁细绣展现鲜活的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审美情趣。
但是在不同时代又有着不同的美感特征,隋唐以前,汉服主要以实用为主,并为封建等级服务,主要是上衣加下裙,腰间可坠玉,衣裙可刺绣,具有独特的政治韵味和时代特色,隋唐之后,这种美多了一些人情味,多了些精气神,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自由活泼的构图、疏密匀称、丰满圆润。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想探讨明清服饰,就要参考下《红楼梦》了,人物服饰熠熠闪光,美不胜收。曹雪芹为他笔下人物设计的服饰,不管是在体制上,还是在款式、色彩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透过那多姿多彩的服饰,看到了明清时期服饰方面的礼仪体制和审美理想,红楼梦中的服饰大多以红色为基调,而且多为描写年轻美丽的女性服饰。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以红色比喻美色,女子的服饰以红为美,以红为贵。民国以后,旗袍成为女子争相追捧的服装,它可以无障碍地凸显女子窈窕的身段,凝白的肌肤,或高贵或冷艳或妩媚或淡雅的气质来。
现如今,也有很多的汉服工坊,不管日常装或者礼服,汉服元素也必定是熠熠生光夺人眼球的一种,范冰冰的嘎纳红毯秀,设计师融入了汉服刺绣手法,美不胜收,犹如坠落人间的仙子。李小璐的结婚礼服,融入汉服元素,用苏绣绣上那“双双翅”、那杨柳枝,以及是代表着圣洁的玉兰花,无不是汉服元素中的重要一支。就连我们学校的汉服社也经常有人穿着汉服飘飘然从我们身边走过,简直美不胜收。
汉服的时代美感层层递进却又各具特色,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明的 “敦厚繁丽”,无论是从质朴的秦汉风格到超然的魏晋神韵,都渗透着华夏民族的理想追求;还是从开放的大唐情怀到含蓄的宋明格律,无不流露出汉族文化的哲学美感。
从古至今,汉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拿来视为“国之颜面”的东西。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
汉服有着衣裳里的秘密,汉服,意指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汉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剃发易服”。并非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几千年来,汉服虽历经多个朝代的润色,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汉服的不二代表。
传统深衣有三大讲究。一为“交领右衽”,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汉服为向右掩。二为“褒衣宽袖”,汉服的衣服都宽松,且袖子宽大,长过手臂。三为“系带隐扣”,汉服的衣服大多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依着如此特性,古人在身着汉服时,走起路来自然会潇洒飘逸,轻挥衣袖,便带起一阵清风。
=有几句诗来描写汉服的美态:
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披罗衣之璀璨兮 ,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