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倾城一恋,半生缘灭――张爱玲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里,无论结局是好是坏都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正如她的人生轨迹,给人的压抑感让人窒息,“以死写生”,一种灰色的世界体验。这可能来自于她不幸的童年离异父母的成长生活。
倾城一恋,半生缘灭――张爱玲张爱玲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但到她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衰。父亲嗜食鸦片,母亲流浪欧洲,张爱玲从小缺乏父母之爱。
精神恋爱的结果永远是结婚,而肉体之爱往往就停顿在某一阶段,很少结婚的希望。精神恋爱只有一个毛病:在恋爱过程中,女人往往听不懂男人的话。
倾城一恋,半生缘灭――张爱玲
1943年张爱玲在上海结识了当时汪伪政府文化部的官员胡兰成。这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他们恋爱了。
“因为相知,所以懂得”,胡兰成这个情场老手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张爱玲把胡兰成当作一个“懂”她的男人,而不是汪伪症腐的汉奸,对于胡兰成的妻室,她也不在乎。
犹如,今夜我不关心世界,我只关心你爱我。这么简单质朴的精神追求。
殊不知,半生错爱,却误了终生。
倾城一恋,半生缘灭――张爱玲
张爱玲显然骨子里有着对胡兰成权势的崇拜,以及对他文采的欣赏。毕竟在那炮火连天动荡的年代,一个女人遇到一个依靠是多么重要。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天生的对男性同理心,或许来自于他同父异母的父亲的影响。以及她后来在于胡兰成相处中,处处忍让与爱之深。
然而,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 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 也总有个人不爱你。
胡兰成是一个滥情的人,他没放弃在女人那里寻找失去尝鲜的世界。在两性关系上他又是一位花心男人。追求张爱玲之前,已有两次婚姻,之后与舞女、寡妇、护士等都有暧昧关系。张爱玲对胡兰成百般体贴,一往情深。当张爱玲找他时,胡兰成经常与另一个女人鬼混。后来,胡兰成还与女汉奸佘爱珍结婚,依然到处张扬自己与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爱情”。
一个人 ,如果没空 ,那是因为他想没有空 , 一个人 ,如果走不开,那是因为不想走开 , 一个人 ,对你借口太多 ,那是因为不想在乎。不要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张爱玲,就像旧屋下的贵族女子,只能多瞧几眼,却亲近不得。可这个傲视天下的女人自从遇见了胡兰成,就变是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是什么样的情感,让她如此变得很低,是爱之深,陷之深。还是把对父亲的深深的爱,给予了胡兰成她唯一的这个男人中,并且忍受着背叛与欺骗。
倾城一恋,半生缘灭――张爱玲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由于忍受不了胡兰成的欺骗与背叛。1947年6月,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诀别信,随信还附上了自己的30万元稿费。
诀别信:
兰成: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我亦是不看的了。
胡兰成的回信:
爱玲:
我常以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镜子,所以才会如此湛蓝。我坐在这儿,静静地等你,我的爱。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见了么?
……
倾城一恋,半生缘灭――张爱玲张爱玲在1955年坐着游轮去了美国。至此以后在美国待了40年。1995年凄凉的在美国去世。她经历了星河的斑斓,却只能独自华美地哀伤。在75岁时,她用最安静、最洁净的方式离开了人世。真巧,胡兰成走时也是75岁。
张爱玲犹如她的小说:《色戒》中的王佳芝,某些时候表现出来的虚荣心;张爱玲爱上胡兰成,也许有崇拜权势的心理,所以张爱玲在小说里写到,“权势是一种春药”,她想把这种观念通过王佳芝表现出来;与胡兰成的爱情还包括张爱玲少有的性欲狂欢,所以她在小说中露骨地写到:“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Y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