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中国哲学点滴
1
孟子的性,是一种可能性?
不是可能性,是本质属性。
牟先生指出中国人的两种体现主体的方式,一种是尽心、尽性、尽理、尽伦、尽制,这是理性道德的一面;一种是尽才、尽情、尽气,即依靠天然的特质展示自己。极端说,这是两类人,分别成为哲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后者甚至包括如刘邦这样的政治家,即靠才情作为)。实际上两种方式是每一个生命共有的存在形式,即一方面有理性,有仁心,一方面也顺感性,依才情而动,只是,一般人这两方面都未能达致其极。如是,多数人理性不足才情不够,只能偏于平庸。
2
佛家的菩萨度有缘人,是否不如儒家的成人成己境界高,因为限制在“有缘人”?
这是误解,儒家也提“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也。”“朽木不可雕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乐也。”
儒释两家都强调渡人,也都注重才质,也就是气禀。学理上两家坚持人人都可成圣成佛,但也都讲此路在不同的人那里,路径长短不一。佛家的此生不行以待来生,在儒家即是承认人之差异,仁心皆具,成圣只是可能而不是必然。
佛家的“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与“众人皆可为尧舜”,没有区别。
佛家非消极,非出世,只是与儒家不同的积极,是人生的不同进路。
佛家悟空后即万物而行菩萨道,只是不执不迷,依缘行进。儒家不也讲权变?
3
战国时期的鲁国、卫国等之所以不够强大,是因为较为忠实的执行周文,文化传统维持得比较好,偏于保守,所以其国力发展就比较弱,不够创新。
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当他国都畸形发展军力的时候,必然显得不倾全国之力发展军力国家的弱。单纯的发展军力不是国家本质(综合实力)的强大,而是单项的肢端肥大,这是整体性的堕落。如是说,面对鲁国、卫国等的文化保留者,不是言其保守,而是哀其生不逢时,哀世风之不正。当然鲁、卫两国也并没有真正的落实文化精神,也在不断的堕落,也许这才是真正变弱乃至被灭的原因。
4
王阳明良知「四有」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為善去恶是格物)转為「四无」句(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亦是无善无恶之意,知亦是无善无恶之知,物亦是无善无恶之物)【心意知物都强调无善恶,这是在强调超越善恶的自由滚动,这就与佛家的境界接契。】
5
道家是领悟世间大道,静观之,维护之;儒家则捕获大道,张扬之,践行之;佛家乃洞见大道,性空之,卷入之。
6
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这是一种齐物状态,是放弃自己的小智小慧,领悟世间大道,融洽一道,身之死,心之活。
7
性恶性善同体复即
性善与性恶皆是必然的。必然者,内蕴而必发也。性恶指向人之生物性,没有此生物体,何以出精神?性善指向人之本质,这是人之为人的特质。所以说,性善与性恶不是可能性,而是必然性。有人可能举出大恶人,似乎一生无善可言,但你不能说他没有善心,他对自己的孩子或亲人也都这样吗?或者对自己的宠物也这样吗?这样人之善只是被生物性压抑到深处,显现出得少。性善代表者为孔孟,性恶代表者荀子。
性善与性恶都是内在的,是人不可绕过的特性,与此同时,智也是存在的,也即孟子所言是非之心,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人凭此智,清晰的辨得人之本性。此善本非外在的文化灌注方能显其善或者保证善能发出,文化只是量的扩充或明晰,绝非质的成就。
正如亲亲尊尊之流行,非文化规则,而是内在的仁心之体现。何以言之,亲亲尊尊之确立是源于人内在的仁,由仁心外推而亲亲尊尊。仁才是文化精神本身,或者说是精神的内核。文化之为文化,就是对人内在精神的开发、树立与滋养,而非“文以化人”,即人只能被文化,被塑造。这样很容易导致威权,导致独裁。荀子的弟子皆成法家,朝廷等也是“重礼仪而杀诗书”,这是一偏至的形态,阻抑着人的独立性,个体不立,民族何以强大?
站在心理学的立场上,性善性恶都是人本身,接纳性恶,满足之;领悟本性之善,成就之。不要认为二者是非此即彼,是绝对对立的,以至于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承认人内在的五种需要,承认发展的层级性,维护生命,又要发展生命,这才能成就完整的生命。
8
道德与政治有何区别?
攴( pū)敲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用皮鞭(强力)来推行其光明正大的道。
治,治理,其含义附属于政。
因此,政治本应该与道德一致。政治是对道德的落实。
但现实中,政治被俗化,认为必须隔开理想从现实出发,再借用孟子的“权变”,其实是变质了孟子的意思,而师法的是法家的势与术,这就完全从“正义”的内涵,变成依据实际事务的功利主义或利己主义。
牟先生的道德评价的历史观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即不要简单的从事功的角度或者把某些事功归附于强大的当政者,比如秦始皇的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这真是统一才有的结果吗?难道随着各国的发展不会走向这一点吗?比如欧共体的形成,比如美国的联邦构建。
如果不对历史做道德评判,只是站在当下的实际而敉平某些历史大人物的道德性,就会让人类迷失生命走向,也将会因此而道德沦丧,这是人类自己给自己挖坑,因为人类不希望自己堕落成动物。
之所以会出现政治与道德的区分,原因是中国的封建专制时间太久了,人们尤其是庶民,习惯于统治者的思考问题的方式,站在他们的角度说话和感受,没能从个体的主体性思考世界,统治者为了找到自己行为的合理性,而把政治与道德分开。这背后的思想根源是个体的价值主体不立,表面上是在思考,本质上是习惯意识的外化。
孔子的德惠就不能从政治的角度评价,而是在开拓超越政治行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世人重视政治功业,看不见背后的思想,不懂人类发展的本质朝向,这是囿于物。孔子是开天德,同时指导大地上生存的普通人,可以借助自己的仁心而与天德契合,此为地德,亦即道德。
历史之发展,也就是现实之事实,常为有力量的大人物所把控,而这些大人物的思想的高下是无法确定的,很可能比较低下,甚至是道德败坏者。但看历史不能看这些政治人物本身,而要着眼于人类本身的本性及其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眼光,也是真正的历史学家。
9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内化的中国哲学注重生命,是指把自己的生命安顿好,这是抓住了人的本质(智的直觉),既然抓住本质,何必在意物质生活?也就是说哲学本身就是安顿生命的,既然因此生命因此而得到安顿,夫复何言?
知识化的西方哲学,注重生活的环境,注重自己生活的优劣,格物致知,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即确认人存在的真理。也没有错,也是在探究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
中国哲学着眼于人的内修,从百姓以至于天子,且相信各自内心都有这一追求,所谓的性本善,所谓的仁内蕴于心;没有站在利益争取的角度规定各自的边界与权利。前者相信人,后者亲兄弟明算帐。目的没有截然对立,但操作层面侧重不一样。但从长远看,二者有会通的可能,因为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文化政治的目的必然走向为人民服务。
(《历史哲学》阅读笔记之二十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