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择思集哲思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史简述与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史简述与中国哲学的特点》

作者: 知足平安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22:38 被阅读183次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中国哲学史的三个阶段】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949年,大体可分为:

①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

②封建制时期的哲学;

前两段称为中国古代哲学。

③从封建制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哲学

后一段称为中国近代哲学。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正是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各自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此语源自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中是独立发展的主要哲学类型之一,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封建时代的哲学有比较充分的发展。中国哲学起源很早,历史悠久;先秦哲学内容丰富,学派众多,在同时期的世界哲学中,属于少数较高发展形态的哲学之一。进入封建时代,即西方所说的中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随着社会思想及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哲学也在殷周哲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繁荣和丰富,形成了历史久远的、具有较高形态的封建社会的哲学。这一时期在其他多数国家,哲学处于相对贫困状态,文艺复兴之后,哲学才逐渐复苏。

②中国封建时代的哲学主要是同经学结合,而不是同神学结合。中世纪的欧洲,神学在思想领域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充当着神学的婢女([bì nǚ]旧时供有钱人家役使的女孩子。现做这种职务的人一般被称为女佣)。  唯物主义思想因素不披上宗教神学的外衣或作为宗教异端出现,便难以得到发展。中国封建时代,宗教神学也比较活跃,但始终未能占据统治地位,正统思想一直是儒学。道教、佛教学说中反映出了不少哲学思想,构成了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儒家哲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一是没有树立起一个主宰世界的人格神。儒家学派以经学的典籍为依据,因袭“天命”一类传统观念,但却没有树立一个主宰世界的人格神;

二是着眼于现实社会和道德教育。他们不注重彼岸世界,而着眼于现实社会;不是进行宗教说教,而是实施道徳教育。而且其学派内部对"天命"一类概念也有不同理解,唯物主义思想家可以自称“正学”来攻击宗教。

【经学】

中国一门包含有丰富哲学内容的古老的学问。研究对象是儒家经典,即《易》、《诗》、《书》、《礼》、《春秋》五经。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致大量先秦典籍丢失,所以汉初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为主业。汉武帝即位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从此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人必典。经学主要就是注疏经书,即直对经典的文字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后代人为注再作解释,称作疏。

③中国传统哲学与伦理学的联系极为密切,本体论、认识论往往同道德论相互渗透,表现出浓厚的伦理色彩。先秦时代,儒家、墨家、道家都以天道观作为伦理学说的理论根据。秦汉以后,董仲舒以“阴阳”来论证“三纲”,王弼以“体无”为圣人的最高境界。宋明理学中,这一点更为显著。唯物主义从人物同属一“气”来宣扬仁爱,唯心主义则直接认为世界本原的“理”即是人伦的最高准则,二者都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此外,孟子所谓“思诚”、荀子所谓“虚壹而静程朱的“格物致知”、陆王的“发明本心”等等,都既是求知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方法。本体论与伦理学、认识论与修养论都密切结合。关于社会历史的变迁,往往以某种伦理道德原则作为论评天下“有道”与“无道”的准绳。

④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中国哲学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许多学派用不同的术语表述了他们对关于事物或观念的矛盾、运动、发展、转化的辩证思想。他们把宇宙的演化视为一系列的生成、转化的过程,把天地、万物、动、静、形、神神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⑤中国哲学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等,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先秦时代,儒、墨、道、名、法诸家各自提出自己的一套范畴,内容极为丰富。魏晋时期,学者们乐于辩名析理,概念范畴的运用又有新的发展。宋元明清时代,概念范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许多传统范畴被赋予新的涵义,更加明确,更加深化了。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中国哲学特有的传统概念和范畴,以鲜明的特点区别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

中国哲学对于人类文化史作出了的有益的贡献。在日本、朝鲜、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甚至欧美一些国家,有比较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史简述与中国哲学的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ov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