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简友广场
道德经与幸福之9——一个千年不变的财富定律

道德经与幸福之9——一个千年不变的财富定律

作者: 且寓 | 来源:发表于2019-10-30 08:22 被阅读0次
道德经与幸福之9——一个千年不变的财富定律

《道德经》第九章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最新译文:

让自己一直处在持有财富的状态,财富就会不断的流注进来,财富盛满了,就会漫溢出去。与其这样做,还不如让它们自然的流逝吧。

为了装盛更多的财富,人就拼命增强自己的能力,用来承载更多的财富。不断的承载,不断的增强。财富越多,人的社会光芒就越大。一直承载,一直增强,总有一天再也无法增强和承载了。于是财富大厦就崩塌了,所以财富无法永远保而持之。

财富超过人所能承载的限度,人就无法把握了。

财富越多,人越骄横,这就自己人为的制造出来一个将来会跌落陷入灾祸中的可能。

让自己从高高在上的功名富贵的巅峰上,降下来,退下来。和它们保持安全距离。以免它们崩塌的时候,也把自己埋葬。这就是功成身退,他是符合天道规律的啊!

幸福链接:

人生活在社会中,本能的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保障,这无可厚非,幸福的条件之一便是充足的物质财富保障,没有谁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财富的一个最根本本质是——他是对人的创造能力的一种奖赏。创造能力越强,拥有的财富越多。无论脑力创造还是体力创造。

其次,财富是人与人之间爱的一种表达媒介,利用财富,人们通过互赠礼物来表达祝福。是我们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然而由于人的逐利本性,导致人们对财富有一种偏执的痴狂,总以为财富代表了一切,并且总是偏执的以为自己能保有所持有的财富。所以,人们为了最大可能的持有更多的财富,就陷入到了不择手段的争斗之中。为了财富,人们欺骗他人,偷窃他人,拐卖他人,抢劫他人,甚至杀人,甚至战争。可以说,争夺财富是人类世界最恒久最主要最复杂最残酷最具创造力的行为方式。所谓熙熙攘攘,为利来往。

财富永远跟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有关系,有的人可以掌管价值千万亿的财富而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有的人持有十几万便已经心乱如麻。古人讲德位相配,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多大能力就挣多大的钱,当你持有地钱超过了你的能力时,你就无法驾驭那些多出来的钱了,因为不能驾驭,所以前就给你带来灾祸了。这并不是玄学,而是一个人运物能力的体现。因为金钱的背后是财物的运转。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运物以调动金钱的。

一个人的运物能力越强,其掌管的财富就越多,所面对的物质关系就越复杂,当复杂到其人无法理解的时候,也就是无法驾驭的时候,那么财富的反噬就开始了,于是他所拥有的一切都被归零,悲惨一点的,连老命都搭进去了。这就叫做自遗其咎。

这个世上很少能有人不被金钱反噬,越是富有的人,被反噬的越厉害。根本原因在于不懂得适可而止,也就是不懂得功成身退,不懂得和金钱保持距离。如何能做到呢?还是两个字——不争。

老子真够苦口婆心的了,上一章从正面告诉人们不要争,这一章又反过来说,如果你争了会怎样,看吧,让你不要争,不要争,如果你争了,结果就是不可长保自遗其咎。

那为什么功成身退就符合天道了呢?因为道生出万物后,道没有居功至伟,没有把创造天地万物的功劳占为己有,所谓功成而弗居。所以作为人当然得效法道功成弗居的法则,创造了财富之后也要功成身退。

前面说了,财富是社会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奖赏,奖赏就是让你暂时持有,而不是永远拥有。凡是想永远拥有财富的都必将被财富所反噬。

这就是千年不变的财富法则。

更多精彩,欢迎搜索关注公号唐诗梦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与幸福之9——一个千年不变的财富定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gn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