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爱上像父母的人吗

作者: 羽扇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7-02-10 21:37 被阅读653次

    在看《为何爱会伤人》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们会爱上像父母的人吗?

    书中提到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人找的对象都有父母的影子

    菲儿去相亲与一个男孩一见钟情。武志红老师通过询问,发现很多细节显示,这个男孩和菲儿的父亲,实在是像极了。譬如:一样的有控制欲望,一样的有点强迫症性质地爱干净,一样的对女性忠诚等等。

    意识上,菲儿看到的,是一个干净、阳光而乐观的大男孩;潜意识,她看到男孩的第一眼,就嗅到了这个男孩一个重要的心性,这些她无以言表的信息告诉她,这个人像极了她的父亲。于是,她爱上了这个男孩,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这个秘密被工业设计之父雷蒙德罗威(可口可乐和壳牌的设计者)用到设计上,即玛雅理论:想要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要把它弄得尽量通俗一点。

    电视台的阿钟,仪表堂堂,才华横溢,女友换了很少个,但是他明确表示,女人都不可靠,她们好吃懒做、无情无义,只想靠男人养。他找的女友大多数符合他的描述。原来,他幼年丧父,妈妈不断换情人,常常忽视他的存在。当他18岁时,妈妈车祸去世,他就开始了花花公子之旅,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女孩,是为了继续表达对妈妈的恨,强迫性地重复。

    联想起自己的朋友Z,他是个银行职员,找了个在外企工作的女友,我发现他女友和他妈妈确实很像,温柔体贴,小巧,偏内向,都有三个哥哥。直呼太神奇了。

    我认为,我们会爱上像父母的人(当然,不意味着,我们只会爱上像父母的人)。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容易执着于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恋爱是童年关系的一次轮回,帮助我们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童年的美好,我们在恋爱中追忆。《荣格双重人格心理学》中提到,在圆满的家庭关系的男女,父母健在双方感情和睦的家庭,恋人倾向于选那些和自己父母性格相似的人。因为在他们心中,希望恋人像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在具有恋母情结的男性和恋父情结的女性中也会出现此类现象。在这种选择中,其实反应了人们潜意识中的依赖或撒娇心理。

    童年的创伤,我们在恋爱中补救。我们会幻想出一个理想异性父母,拥有父母所不具备而自己期望的优点,经常想:假如我有一个那样的异性父母就好啦,长大后,一旦遇到符合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我们就容易一往情深,殊不知,这只是投射性认同,自己的一厢情愿。而且,我们都喜欢玩“改造梦想”的游戏,希望找到一个像父母的人,从而有机会在对方身上弥补自己的创伤(这就能解释从小遭受家暴的女生迷恋上杀人犯的原因了,她渴望改造暴力的父亲)。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些人沉迷于做第三者,或许源于童年爱的失衡。

    儿童3-5岁时,对异性父母的爱达到了一个高潮,弗洛伊德将这一阶段称之为俄狄浦斯期。这一阶段,女儿会渴望爸爸爱自己胜过妈妈,儿子会渴望妈妈爱自己超过爸爸。如果这个阶段平稳度过,孩子就长大后就会对爱情有正常的渴望。反之,如果这个孩子是俄狄浦斯时期的失败者,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出现第三者情结,隐藏在潜意识深处,一旦找到机会就会渴望实现它。童年时,孩子是三角关系的失败者,长大后就会渴望将一个异性从其爱人身边夺走,一旦成功了,就可以弥补童年的失败。可以说,第三者情结是对童年创伤的修复。

    所以说,对一个人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迷恋时,一般是因为那个人强烈地牵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关系,即我们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看来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相当重要,将影响孩子的性格、事业、爱情。推荐海灵格的著作《谁在我家》。有段讲父母与孩子的给予关系相当精彩:

    不管父母是什么人,也不管他们曾经做过什么事情,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生命的机会。父母对于他们来说是不能选择的,孩子不能额外要求,挑剔或者去拒绝,而父母的身份对他们的孩子提供生命时,也不能附加或克扣任何东西。当孩子珍惜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是时,爱才能取得成就。

    最后想说,爱情是一次重新认识内心的好机会,好的爱情应该是让彼此变得更好,是激情、亲密和承诺的有机结合。大家情人节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会爱上像父母的人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hn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