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理解与观察
观课议课是以课程为对象、以课堂为载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学生因为我们而改变。
(一)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
学生状态(水平)受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最后都须通过学生的自我努力来实现。
(二)学校的产品是课程
教育促进学生发展需要借助“中介”,而课程就是“中介”。教师的使命在于开发、建设、提供和实施课程,借助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用课程育人,这是研究课程、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教师要有自己的课程故事,学会创新自己的课程故事(陈老师的例子:讲气旋时,想到了诸葛亮借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气旋天气。还讲过橘子水的案例、青蛙跳出井底干什么的故事等)
课程与教学变革启示:“穷”则思“变”,因课改而变,先贤思齐,为理想而变。变什么:让学习变得快乐,让学习和生活关联,让教学成为有价值的启发。还需要大胆设想、充分论证、反思实践,进行研究与实验。
(三)课程的意蕴(课程育人就是环境育人+活动育人)
惠特曼《有个天天向前的走的孩子》··连绵不已。
学校课程是为学习者发展而创设的学习(生活)环境(物质环境、符号环境、人际环境)和学习活动。
.1、学习环境(课程资源、场馆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育人),预设性(社会化要求)。2、教学活动将发展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现实性(活动育人),生成(个性化发展)。
(四)课程(教育)使命:质量和公平
好教育应该是:整体提升质量,缩小差距。
(五)教师的课程观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341775c485ddca92.jpg)
从学习、生活环境开始,(晏子使楚的故事,可以从尊重、爱国、勇敢、智慧、外交等不同的角度组织教学),教师要善于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
观课观什么?
开课之初,首先要吸引学生注意力;第二要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第三当学生有不同表达时,教要及时引导,让教学围绕核心目标进行;第四课堂上要善于揭示知识意义与价值,让学生学会迁移和运用。
从阶梯课程到登山课程。教学如登山,教师如导游。教师的责任:A :防止危险与避免伤害 B :指引攀登方向,C提供攀登的'脚手架';D示范和带领攀登:E :建设学习共同体互助分享。(风景在路上)登山课程,已发展为目标,个个努力,个个进步的过程。
课堂观察
二、课堂质量要素与理想课堂愿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52bd111285335557.jpg)
教师、学生、教学凭借。
这张图提供了三个工具:第一,提供了教学反思的工具。如教师方面,你对对上课有期盼吗?(来源于创造)、对教学有敏感(来自教育实践,教育爱)、开放(能否多视角看待问题)、反思杏坛光影倏忽过,备教改导艺如何?),策略也是一种能力。第二,课堂观察的视角。从图片的任何一个角度观课都可以是一个突破。(建议:上课40分钟,努力到每一个学生身边去,距离1米以内,温暖的、鼓励的、关爱的微笑,近距离管理学生,轻声教。)
改善教师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
对教学内容做有价值的选择和改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
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方式,实施有效教学。追求有效果、有效益、有合适效率的教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