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手机上读过一次。那时读到军旅中的我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与妻速赶回来看望进入场院时的情形,直奔父亲病榻前,父亲用微弱的声语对我说,回来啦,快吃饭去吧。这是父亲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留给这个世上的最后一句话。记得当时我被这样的情景感染到哭了。因此记住了《我与父辈》,喜欢上阎连科的作品。
也说不出来由的,我认为阎连科(的作品)与其他作家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个缘故,便想再读,新近买的这本散文集中就有“我与父辈”,是分事件分篇来编印的。
这次读后,有两处印象极深。一件难忘,一件感动。
难忘的是,在《土地的身影》中父亲开荒的那片石礓地。在那个年代,温饱是第一大事,土地是农民一家子的命脉。在允许有一点私留地的环境下,父亲带我们去开恳荒地。这块地离家有三五里,在一座山的后坡,向阳,但是,褐黄的土中尽是礓石,有很多小块的石头。可以想象到这块地在开荒前贫瘦的模样。我种过地,有平整的沙土肥厚保墒的好地,也有偏远瘦瘠的荒地,也有小石头,但完全不像这块石礓地上有那么多的石头。有多少石头?父亲带我们花了三个冬天,才算把近一亩的地开垦出来,光担回来的石头就可以砌三面石墙,这还只是担回来的一部分石头。可见那块地是怎样顽劣荒芜,开垦的难度可想而知。然而,父亲带着我们愚公移山般成功开垦出了这块地,甭提有多高兴了。第一年种上红薯,精心耕作,即使它原来是一块石礓地,长势也绿厚茂盛,没有一棵杂草。路过的人总羡慕的要夸赞一句。我们全家就等着霜降收挖红薯,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说不可以有私留地,要全部上交。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默默对坐,沉默到月明星稀人心寒凉。
从开垦石礓地这件事上,充分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勤勉务实,认真执着,热爱生活。按说,这是农民的本份。但实际中,回想起自己少儿时,各家是有差别的。从土地的耕作上就可以看出一二。常常是人家的田插了我家的还摆在那,常常是人家的麦子收割了我家的还杵在地头,常常是人家的苗都出齐了我家的地还没有翻。那个时候,我总怨责父亲。现在,我的想法态度不同了。我不再怨责父亲。随着年龄增长,更多的是理解。是不是因为自己如今的潦倒才“谅解”父亲呢?也不是。我觉得作为孩子的我们也没能帮助到父亲。阎连科兄妹十三岁就去做工,苦累脏重,跟在父亲身后。父亲以身作则,儿女当作榜样。我呢,十三岁才刚上初中读书,完全没有帮家里做过什么重活,没有帮父母出一份力,并没有。父母没有这样要求过,那时的我也没有这个意识能力。
第二件感动的事是盖房。
父亲利用开垦石礓地,把能用的石头都担回来,为以后盖房作准备。这里也可看出父亲是一个善打算的人。开荒的第三年冬天,父亲带着我们运回一车石头。在过一段泥浆路时,车子负重陷了进去。既便我们使出了全身气力也不能推动。我们都冻得发抖,父亲用棉衣包住我们的腿脚,让我们歇息。自己跟哥哥吃力地把石头卸下一部分,才得以把车拉动。情形我不能描述。冬寒天冻,一家人拉一车石头陷在泥浆水滑中,大可以去想象。
(哥哥)望着父亲的脸色说:“不一定非要盖这两间房子,不能为了房子不要命啊。”
父亲没有马上说话,他瞟了一眼哥哥,又望望我们,最后把目光投向荒凉空无的远处,好像想了一会儿,悟透并拿定了什么主意,才扭回头来对着他的子女们说:
“得趁着我这哮喘不算太重,还能干活儿就把房子盖起来,要不,过几年我病重了,干不动了,没把房子给你们盖起来,没有在我活着时看着你们一个个成家立业,那我死了就对不起你们,也有愧了我这一世人生。”《盖房》
就是读到这里,我的眼泪情不自禁流了出来,洇湿了纸巾。
我被这样的父亲深深感动!为儿女着想,替儿女打算,这仿佛是他作为父亲活着的一生的唯一职责,责无旁贷。
这样的父亲在农村或许是常见的。勤劳,作风硬派,任劳任怨,起早贪黑,为了妻子儿女,为了一家子的吃穿温饱,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正因为这样,在农村你常常可以看见背驮腰弯的老者。这完全是长年累月劳作的结果,毫不夸张。
按一般常理,农村的父亲都是这样。其实不然。像阎连科的父亲,除了勤勉本份外,在于他的奉献牺牲,更在于他的思想清晰。
所以,当我成年了,人生关键的时候,我在听到有些人对父亲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的话,我就觉得这样的人是居心不良。人是需要教育的!因为,在我心眼里,父亲一直是个糊涂人。可以这样说,我的父亲无法跟阎连科的父亲相比。那么也可以这样说,自然的,我无法跟阎连科相提并论。
结果是什么呢?我后来想,归结到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