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文·读书
汪曾祺《受戒》:我要把它写得很健康,写得很美

汪曾祺《受戒》:我要把它写得很健康,写得很美

作者: 沈好好 | 来源:发表于2023-11-07 08:5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帐号:爱上一卷书,文责自负。

01

最近喜欢早起,比八点还要早的六点。

看着天从黑蒙蒙一点点亮起来,千家万户的灯一盏盏熄灭。

淡蓝色天空飘着白云,白云一点点泛开去。

窗外传来鸟鸣和狗吠声,划破了此刻的寂静。

最近两天气温直线下降,直接从秋末转到冬初。

冷冷的感觉,适合手捧一本书,静静地阅读。

事实证明《受戒》这本书适合早上看。

明海在13岁那年在舅舅的带领下到荸荠庵做和尚,穿过一个县城映入眼帘的是——满街新奇玩意,不同的店铺,明海移不开脚步了,看到这里我真的代入感十足,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对没见过的事物只觉得新鲜。

去到河边坐船,明海认识了家挨着荸荠庵的小英子。

明海和小英子之间的那种朦胧而纯真的初恋就从这里埋下了伏笔。

后面明海和小英子两个人的来往不断,明海总是往小英子家里跑,他既会画画,又会做小英子干活的帮手。

在《受戒》所表达的内容里,所谓出家就是一种职业。

当和尚好处也多,明海家里兄弟多,就派了他去做和尚。

“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

这已经为后文的发展做了铺垫。

作者汪曾祺在后面叙述庵里的情况,就会发现这个一个世俗化的生活场景——

譬如:和尚也打牌、娶媳妇;庵里还往外租田、放债。

这个庵里没有所谓的清规戒律,就是完全不存在这个“规则”。

02

《受戒》描绘的画面,跟我童年时期的村庄有一部分重合之处,当然也可能是我想象当中的故乡。

靠近湖边的“芦苇荡”、“船只”、“水路”……这些意象是我童年的真实经历。

尤其是当船划到四处不见人之际,就会让人无端紧张,只希望快速划桨离开河中央。

这也是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念念不忘,多年之后,来写这篇书评的缘故。

“受戒”跟爱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矛盾冲突的关系。

回归到现实这个唯美爱情故事经不起盘问,我以为越是诗意的表达越是让人忽略现实的层面,故而,故事是美的就足够了。

《受戒》文末汪曾祺写到这是他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我循着网络,才看到汪曾祺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多年前写的《受戒》是在一个在当时的环境里所不能实现的梦,他想写很健康的爱。

我想要写出这样纯真的爱在任何一个作家这里都应该是需要用极尽克制的笔调书写,汪曾祺年过六旬写下这个故事,很明显做到了他自己所期望的那样,这绝不是一件很轻易的事情。

越是平白的文字越是彰显文字功底。

全篇景物描写都非常美。

文末我忍不住摘录下来给大家赏析: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03

长大之后,我发现自己很难抽离自己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去翻看一本书。

故而我看书不单单是在看故事。

这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这不是透过文字本身看到底蕴的本领,而是作为读者我会僭越,化身为一个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审判的那种特殊视觉。

然而,大家也应该知道好的文学将道德隐藏得很深,甚至不做是非黑白的评判,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木心所言,我一贯也这样认为。

汪曾祺所写的小说给我这么一种感受,他不说人好坏,这篇短篇小说里,他没有表明自己特别欣赏谁,更没有批判谁。

我认为这样底蕴是值得学习的,在他的笔下这个世俗化的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很纯粹,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是很美好的阅读体验,更需要完全沉浸才能读出味道来的,它能调动你的整个感官,将你拉回你记忆当中最纯真质朴的那段时光里。

忽忆起小时候,邻居爷爷骑着一辆三轮车载我去喝喜酒,路上一个重心不稳栽到了非常靠近湖水的芦苇荡里。

但我们都没有受伤。

在我印象里,那也是我平生唯一一次坐在那位爷爷的三轮车上。

很久之后,学校回来后,得知那位爷爷过世了。

当时只是感触,没有想到这件事,现在想来又多了一层悲伤。

以前读汪曾祺的作品多以散文为主,现在开始读他的小说。

无比喜欢这样充满诗意的散文化小说。

感觉迟子建也是如此。

其他多的作家一时之间也举例不出来了,看得书愈多愈感觉自己的浅薄。

今后,要仔细研读每一部与自己有缘或者感兴趣的书籍,不负韶华,当然你若是喜欢画画、喜欢弹琴、喜欢唱歌……都可以。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关注点都不一样,我觉得生活就是这样,无论做什么最终都在会回归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只有喜欢的事情才会不惜花费时间在这上面。

听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爱在哪里,他的时间就在哪里,我大概是喜欢极了读书,但不是一开始就喜欢,也不是喜欢了之后就一直做这件事,而是在经过了很多事情之后,发现还是喜欢,就重新拿起了我的书本。

现下,书籍于我而言就像是一位挚友,人生旅途必不可少。

近来,我也是越来越喜欢书写小人物平凡生活的那类作品了。

就让我们一直读下去,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对事物充满探索欲望,读书也是为了即便在身处困顿的时候,让我们始终怀揣着希望,生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关文章

  • 读《受戒》有感

    今天读了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受戒》。觉得写得很唯美。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风俗描写都十分传神。 开头介绍故事环境“庵...

  • 那些年,我们没看到的开头和结尾

    1. 受戒by汪曾祺 《受戒》by汪曾祺的结尾,一九八〇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我看的版本里,“估计...

  • 《受戒》汪曾祺笔下的众生相

    从《五味》到《人间草木》,《受戒》已经是读过汪曾祺的第三本书,感叹他能把生活中那些极平凡的事,耐心地写得很有...

  • 《受戒》汪曾祺

    明海随舅舅到荸荠庵当和尚,庵里共6个人,并不十分守戒规,过着俗世的日子。明海在和小英子的相处中,两人慢慢产生了感情...

  • 汪曾祺《受戒》

    春日倦怠,午后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看了一遍汪曾祺的《受戒》,恍惚中我仿佛脱离俗世,来到了恬静优美的世外桃源。 说是世...

  • 汪曾祺:受戒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

  • 受戒——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

  • 受戒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

  • 《受戒》汪曾祺

    毕飞宇的小说课读到受戒的眉清目秀,王安忆的谈话录写到汪曾祺发现劳动里的乐趣,喜欢世间一切美的东西。全书共23篇短篇...

  • 汪曾祺《受戒》

    1.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顏一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汪曾祺《受戒》:我要把它写得很健康,写得很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zx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