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思想的碰撞

作者: Mr_康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22:26 被阅读1次

    好久没有写东西了,终于有一些想法来和大家分享交流。

    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就切身体会到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不仅仅是两者的硬件设施差距悬殊,很简单的例子。在西安的孩子从小就可以看到图书馆、博物馆、大雁塔、城墙等真实事物。而农村的孩子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这些,更多的是在电视上看,所以对城市会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感,但也有自卑感和陌生感。

    这是客观因素,而我认为更多的是城市和农村两种人思想的问题,是对于生活认识甚至是人生价值观不同的问题,是一种新旧思想碰撞的问题,甚至很多现实问题也是源于两种思想的不同。但生活中旧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所谓的风气,谁不跟随大流,谁就是茶余饭后的话题,经久不衰、乐此不疲。

    以下分享四个故事(现象)来阐述两种思想的差异。

    01

    去年9月份,在自然博物馆遇到一个4岁的孩子在做志愿讲解,家长在旁边跟着游客听,偶尔在帮孩子解释。讲解结束后,我刻意和家长孩子聊了几句,我问孩子觉得这些难吗?是自己想学还是爸爸让你学的?孩子说是他自己学的。这时家长笑了说:“不是我们逼他学的,是他自己要学,我们就帮他报了“小小讲解员”,周末过来让他讲一下,也锻炼一下”。

    因为做过讲解志愿者,所有能切身体会到这个4岁孩子的不易,但我很欣慰听到是孩子自愿学习的回答,也为孩子家长明智、尊重孩子而感到庆幸。不管以后怎么样,至少现在已经比同龄人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奉献,而这些是刻在孩子骨子里的,不管是谁都不能窃取。

    再想想如果是农村的孩子,估计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去学习,但即使有也难得有这样的父母。估计等来的是一句:没事弄了,弄这闲事,快把你书好好念!但如果有人这样做了,免不了被别人这样说道:还把娃弄去讲解去了,那么大的娃能知道啥,在这成神。

    这就是城市农村新旧思想的问题。

    02

    记得12年刚上大学那会,经常和舍友Y同学讨论大城市孩子的眼界和格局。Y同学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安徽人,但他从小在西安长大,或者可以直接说Y同学是西安人。

    在刚开始的接触中,我首先感受到是Y同学见识很广、涉猎广泛,比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孩子要懂的多;其次感受到的是他的家庭素养很好,大学期间通过几次相处,他家里人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知识、有层次,果然是见过世面、素养极高,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

    应该是大学的某一次放假前夕,他家里人有事来宝鸡,就顺便来学校接他回家,这一点他提前是给我们打过招呼的,一是怕他家人突然到访,让大家手足无措;二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对别人(舍友)的尊重。

    在宿舍,他家人帮他收拾东西,然后他妈妈就给我们说:“我们家XX生活能力不行,学习也不太行,你们平时多教教他。”然后还没说完,舍友Y同学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句:“我哪儿生活能力不行,你快别说了…”,然后做一无奈状,催促家人赶紧离开。

    其实,现在我都记得他的表情,但印象更深刻的是他妈妈随口的一句话,却完美的体现出了她自身的修养和境界,那是放低了的姿态和身段,那是一直拥有的谦虚和尊重。这些品质,不是一下子可以伪装出来的。

    可能上大学之前,一直在小县城或农村的原因吧,身边很少遇到这样的人和事,甚至从未发现。每次想起来这个场景的同时,大脑子不由得浮现出小时候学校的画面:A家长来学校了,在班上大声说道:谁一天在学校欺负我娃,谁再惹我娃就小心着,把你窝脸给打肿……(不知道如今这种情形是否还有)。她只是看起来给孩子挣回了面子,可是又能教给孩子什么呢?是让她以后也去学校这样喊吗?

    之后,我给Y同学说起过这件事,也多次和他探讨过城市农村不同思想的问题,因为经历不一样,所以和Y同学有不同层次的认识偏差。他有时会觉得我想法有点偏激、对于城市人的印象太过于美好,而我觉得主要是他没有体会过农村那种生活氛围,无法体会到两者的强烈对比,所以无法更加敏感地体会到他妈妈这种高情商为人处事产生的优良影响。

    但我更想说的是,城里人和农村人的两种新旧思想差距,不仅直接影响了自己一生的见识和高度,更影响了下一代人认识了解这个世界的条件和机会,甚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眼界。

    03

    前几天,朋友X让我帮他润色一篇文字材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他的材料内容很震撼,强烈刺激到我。文中他写了好多自己的事情,包括大学专业的选择、考研的规划、实习的经历、以及人生定位。

    读完全篇,可以说,他从高考结束后的那一刻起,所有的计划都是朝着自己人生的最终目标在靠拢,因为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想要过哪种生活、想要从事哪个行业甚至明确到哪一个职业,所以在高考志愿的填写、本科专业的选择上就已经比我们超前了很多,接着是本科期间围绕目标不断调整、不断靠拢。

    其实,有那么一刻我是羡慕他的,倒不是羡慕他的职业,而是羡慕他对于自己人生的负责态度。对于他多年坚持努力的不解,在文章中,给了我所有想要的答案。

    我开始反思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靠着最终的目标前行,而仅仅是在特定时期本着做好每一件事的态度,虽然努力不至于差的很远,但大学始终留有遗憾,比如说,没有修双学位或者参加注考基础考试。

    我想,这不是我不努力的结果,而是我没有投资自己、规划自己的意识,毕竟经历限制了一切,城市里接触到的东西远远比我在农村接触的多多了。就像成语“见多识广,见得多了,自然就懂得多了,而我在上大学之前,甚至没有见过图书馆,更别说其他开拓眼界的东西,的确资源有限,不过或许这也代表两种思想在实际生活中更为明显的对比和差异。

    04

    现在读完本科年龄在22岁左右,上完研究生在25岁左右的,像我们大多数人毕业之后开始忙于工作,忙于充实自己,忙于自己升值,努力想让自己有更大的提升。可是,所有的计划和安排都会受影响,家里开始介绍对象、催婚,恨不得立即结婚生子。

    有人说,“90后”是最自私地一代人。我说,并不是,他们只是活给了自己而已。

    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虽然在西安工作,离家特别近,但即使是周末双休也不回家,甚至过年在家只停了5天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回家各种逼处对象、逼结婚。然而他自己规划的人生怎样?现阶段工作如何?这些都无人过问,明明是自己的人生,怎得还得由他人做主?

    这种现象我实在无力吐槽,仔细一想,也是两种思想不同吧。城市的家长都忙着给孩子提供好的平台和资源去充电、去出国留学强化知识储备,努力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平台就业甚至是以后的生活质量积蓄能量。而农村的家长就一句话:你看咱村谁没你大,都两个娃了…

    我不能说别人的选择是错误的,去否认别人的人生,我只能说我们的选择不一样,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一样,甚至是想给孩子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我不想让他们再拥有类似我们的童年,不想让他们像我一样见识浅薄,然后去读书、去生活,去一步步重复我们的生活。所以,重要的还是尊重自己的想法,看自己的选择吧,而家长们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一个你们认为应该属于我们的人生。

    的确思想不同,决定了看待问题的高度和深度,而这些可以直观反映在对于同一事情的看法以及生活的选择上面。

    一直喜欢龙应台说的那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在敲上面文字的同时,脑海里仿佛就已经想到有些人肯定会说:弄啥还不是一样的弄,把钱挣下就行了。是真的一样吗?一类人吃惯了山珍海味,偶尔去吃一顿粗茶淡饭,那叫体验生活;另一类人,偶尔吃一次牛排,觉得自己赢了全世界!而往往后者还嘲笑前者:像没吃过啥。

    最后,我想说当整个城市在不断提升发展的时候,当我们以城市新一代人的身份生活时,我们的思想要保持与时俱进;然而当我们生活中摆脱或者无法理解某种思想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让自己保持冷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种思想的碰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gh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