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记|《赖声川的创意学》07

作者: 小李非刀 | 来源:发表于2019-11-10 15:01 被阅读0次

    文|小李非刀
    81

    佛法用八种意识来说明人心的运作方式。前面五意识就是感官意识,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第六意识就是一种单纯的觉察能力,也就是在前面五识感受到事物时的觉察力。第七意识是接下来一刹那间所发生的事:纯净的觉察和心中其他的概念思维连结,这就造成思想,外在的事物对个人开始产生意义。这是好恶形成的时候,这时情绪附着在感官之上,这就是贴标签。第八意识叫做“阿赖耶”,是一个神秘而庞大的储藏室,“印象的存放处”,这是我们所谓心中电脑的档案柜,也是创意神秘泉源之所在。有人把第八识比喻成西方心理学中的潜意识,尽管学者说法不一,但可以笼统地这么说。

    82

    放下自己,学会“看”,正是“放下”对自我的执着。

    83

    我们要培养看见事物原貌的能力,尽量延缓贴标签的时间,这就是改变“如何看”的核心方法。

    84

    一般人很难到达在水泥地上的裂缝中寻找美感的境界

    85

    如果不改变自己看世界的方式,就只能活在制式的标签范围内

    86

    一个人的世界观就是他看世界的观景台。这座观景台也是我们创意的观景台。如果设置在井底,当然视野有限;如果设在大气层上空,或许能看到地球的全貌,但所有的细节都看不到。要选择适当的位置,才能让自己的观察既广大又入微,创意因而得到最佳出发点。

    87

    创意的精髓在于事物之间的连结。不同事物的不同连结方式可以创造出新颖的创意。

    88

    针对一个正常的想法,只要能够提出相反的想法,就算有创意。

    89

    “如是观”:看见事物原貌
    减少情绪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才能纯净地看到事物。情绪阻挡着觉知。
    ── 吉美钦哲仁波切

    90

    创意不是重复一些安全的选择。创意是创新,必须有创新的勇气与能力,才能找到新的表现方式和解答问题的方式。或许你一直认为掌控着自己的生活,但说不定你早已成为习性的奴隶。若我们被困在可预期的习性中,如何看到创新的可能性?

    91

    我们要检查自己的好恶。要仔细去看日常生活中从微小的好恶,到人生的大课题、大执着、心结的成形过程,这一切是怎么形成的?其实都有脉络可寻。

    一位好作家最关键的才华就是体内装有一台防震的测谎器。这就是作家的雷达。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有。
    ──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92

    就是在“看”的时候放下自己,在这“放下”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看”的能力。专业的判断,就是这么纯净。

    91

    放下,才看得到。放下概念,放下自己,就能直接穿透事物,看到原貌。“放下”是一种让自己“回来”的方式。放下什么?标签、偏见、好恶、执着。回到哪里?回归到更单纯的境界,回到原点。

    92

    看见事物的原貌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洞察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直接专注地进入一个中性的空间,而一切可能性都在那中性空间中展开。

    93

    当观点聚焦,心中不执着于任何特定的观念,就可以看见事物的原貌;当观点扩散出去,保持专注,就有可能看见事物发生或运作的因果。

    94

    会看到社会上一切分类都是人为的,我们其实创造了一种贴标签后的假象,让世界变得对立,而不是万物相融。

    95

    用一颗安静的心放下标签和概念,让自己内心归零,变成一个最佳接收器。

    96

    看到事物的原貌就是看到事物的全貌,没有任何部分被阻挡,没有加上人为的伪装。用这种方式,就算看到别人的伪装,也能够去掉伪装的标签,看清楚这个人,同时也看到创造这个伪装的前因,以及这个伪装可能造成的后果。

    97

    能在任何程度看到人、事、物背后的因与果,都对创意有帮助。创意需要洞察力,人生也一样。

    98

    所谓“活在当下”的问题在于:什么是“当下”?当下是不散乱的、觉知的、不迷惑的。当下的那一刹那并非外在,而是一种心灵的状态。

    99

    一切和一切相关,我和一切相关,我和一切创意的可能性相连。

    100

    真正地看看你最亲近的人。找机会真正透彻地看他,他快乐、还是悲哀?他有什么不能告诉你的?这一切,你平时能看得到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小记|《赖声川的创意学》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la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