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墨海021乐在今朝每日优赞
心理学笔记 | 社会心理学之印象形成及管理

心理学笔记 | 社会心理学之印象形成及管理

作者: _禾苗_ | 来源:发表于2024-05-02 16:35 被阅读0次

    本文是根据课件自整理的考研应用心理学知识框架梳理,用于考前整合复习,有同行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学习呀~

    印象形成与管理

    一、印象形成(输入)

    1、含义

    印象是指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印象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2、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对他人的印象形成)

    (1)第一印象(好坏评价模式-奥斯古德)

    评价:评价时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的基本维度

    力量:力量强弱

    活动性:主动与被动

    (2)整体印象的形式(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先获得关于认知对象的各种具体特征,然后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总体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处理模型可分为: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

    a. 加法模式:

    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个体被肯定评价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给人的印象就愈好。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平均。

    b. 平均模式:

    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c. 加权平均模式:(安德森-人际吸引)

    依据加权平均数形成总体印象。不仅考虑积极特征和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给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是最常使用的模型。

    d. 中心品质模式((中心特性):(阿希)

    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处于支配地位的品质是中心品质,处于次要地位的是边缘品质。这一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负性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负性信息会给予更大的权重。

    二、印象管理(输出)

    1、含义

    也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策略)去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2、印象管理的区别

    对认知者来说,印象形成的重点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的重点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3、印象管理的核心策略

    印象管理的核心策略为自我表现、美化他人。

    通过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澄清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


    本文完

    下回 —— 社会心理学之归因六大理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笔记 | 社会心理学之印象形成及管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af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