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都忙,能聚在一起,吃顿饭,真不容易。
上午,叔叔打电话说,晚上来我家吃饭,还有姑父。行,娘家来人了,心里乐滋滋的。
只遗憾,父亲去大姑家了。父亲身体不好,过年住院,亲戚都没走动。大姑一次次邀请父亲,盛情难却。天晴了,父亲心情舒畅,就应约前往。
弟媳带侄女也来了,破天荒第一次。本来,每次家里有客,请她来捧场,请不动。理由千奇百怪,目的来不了。请客吃饭,诚心诚意地请,唯恐别人不答应,唯恐招待不周,怠慢了客人。
弟媳在楼下碰到三姨,她带孙女玩耍,打了招呼。问我邀请三姨没?老家的风俗,过年,来谁家吃饭,就意味着去拜年,我总不能喊三姨长辈来给我拜年。这点心思纠缠着我,也就没喊。现在,喊三姨,估计三姨已生气了。原来,碍于面子,碰到了。否则呢?三姨是缺吃少喝的人吗?三姨心里会不会嗔怪我,没有尊重她,枉费她对我小时候那份宠爱。
三姨的女儿,燕,过年,跑她家吃了两次饭,这次,请她一块儿。她开理发店,生意好,一般也极难请动。一直说算了,我们之间,吃饭这种形式,就免了吧!不行,等你。也许迫于亲情,燕只好同意,顺便带上你弟媳。
燕和她弟媳在一起共事,请她,忘请她弟媳,也不应该。由于过年开店,早出晚归。去三姨家拜年,七点半敲门,三姨穿睡衣开门,吓了一跳。这么早啊!怕三姨冻着,催她回被窝。三姨执意要留我吃早饭,客气推掉了。匆匆离开,母亲去世,三姨在我身边,还能享受到一份天然的母爱。
叔叔带儿子,儿媳来了。叔叔靠自己的智慧,努力挣钱,自己在镇上买了房。儿子大了,前年结婚,又给儿子,在城里买电梯房,皮卡车。只是,现在依然住老家,弟媳历害,大女儿一岁三个月,肚里又怀六个月了。一家人,真的是人旺,财旺,运气旺,旺到家了。
姑父在城里带孙子,表弟做工程,忙。表弟媳外出学习,姑父来帮忙,接送孙子上学,放学。小姑在老家,舍不得关店门,一起陪同。
表弟的儿子,比女儿大四天,个子要高许多。男孩子活动量大,胃口好,加上表弟媳培养方式特别,从小报名,围棋,象棋,台拳道,羽毛球,乒乓球等,培养技能和强身健体。
三个孩子,到一起,玩打仗游戏,你追我赶,笑啊!闹啊!满屋子飘荡着欢乐!小孩子,星期一至星期五,从早到晚,在学校。好不容易盼来了周末,又被作业,兴趣班占用,哪里有玩的自由?难得碰在一起,玩得特别嗨皮!
燕姊妹俩来了,直接上菜,炸红薯丸子、鸡柳、烤鸭、蒜苔瘦肉、蒸肉,酸辣猪肚、猪肝,牛肉、肥肠、香煎鱼、紫菜尖、莴苣丝,羊肉汤,米酒煮汤圆。满满一桌人,给姑父和叔叔各倒一些药酒,其他人坚持不喝酒。吃饭,少了酒,感觉炒菜少了调料,气氛平淡了许多。
大家都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饮食清淡,少喝酒,不抽烟。故而客气一番,也就不免强。三个孩子,吃得最欢实。只有女儿不吃辣椒,中途,女儿端着一杯消时乐敬酒。
首先,喊燕阿姨,敬您喝酒。女儿认知里,阿姨天天见,感情深,先敬。大家都笑了,为女儿大胆赞不绝口。然后,喊姑爷,祝您长寿,姑父说,这是他喝过最高兴的酒;喊外公,祝您健康,叔叔笑得合不拢囗。大家都不敢相信,羞涩的女儿,落落大芳,彬彬有礼。
三个孩子吃饱了,又去玩了。大家一道一道点评,老公的厨艺愈发精湛,边吃边聊,过年的趣闻。
吃过晚饭,老公招呼姑父,叔叔打一会儿牌。他们三个人,只要见面,就会支起牌场。碍于孩子,明天上学,姑父说,玩到九点半,老公送他们回家。
其他人,我收拾好碗筷,都走了。弟媳也带孩子走了。我站在旁边,给他们端茶上水,心随牌动,时输时赢。叔叔保守,大小王,不敢打牌,轮到老公这儿,毫不犹豫拿起,姑父很少做得上庄家。
结果,一个小时,姑父的零钱输完了,叔叔输了二十元。九点半,准时辙。姑父喊他孙子走,女儿拽着我的衣角,哼哼唧唧地哭了,还没玩好,不让他走。这孩子,怎么也玩不够呢?有点像我小时候,喜欢留客!
叔叔他们三人在我家住,床已收拾好。哄女儿,周末带她去他家玩,女儿嘟囔,都在上兴趣班,哪有时间玩啊!
好不容易,将女儿安顿被窝里,一会儿,就传来了均匀的呼吸。真让人羡慕啊!
等老公回家,擦桌子,拖地,将家尽可能恢复干净,整洁。感谢老公,全心全意为我娘家人服务,“爱屋及乌”吧!其实,谁愿意下厨呢?做饭琐碎,面面俱到。每道菜,都融入老公的一片深情,爱在厨房,情浸心田。
老公回来了,心便安定。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需亲情缠绕,需爱浇灌,需责任担当,需无私奉献,需相互取暖,共抵寒潮!
爱家,就走进厨房吧!浓浓的烟火气,才是爱的真谛!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7458/154da2f82246b3c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