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虔既善《春秋》,将为注,欲参考同异,闻崔烈集门生讲传,遂匿姓名,为烈门人赁作食。每当至讲时,辄窃听户壁间。既知不能踰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烈闻,不测何人,然素闻虔名,意疑之。明蚤往,及未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觉惊应,遂相与友善。
【译文】:服虔擅长于《春秋》的研究,准备作注。想参考一下不同的意见。听说崔烈召集门徒讲《春秋》,就隐匿自己的姓名,受雇给崔烈的门生饭。每到崔烈开讲的时候,服虔就站在墙壁外偷听。后来觉得崔列所讲的水平不如自己,就同崔烈的学生谈论起崔列的优劣势。崔烈听说后,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早就听说过服虔这个名字,内心怀疑此人就是服虔。第二天早晨,崔烈来到服虔住处,服虔还在睡梦中,崔烈趁他还没醒,就喊道:“子慎!子慎!”服虔被惊醒,不知不觉就答应了,于是二人成了好友。
服虔,东汉经学家。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后更名虔,河南荥阳东北人。服虔服氏注的故事:
郑玄想要注释《左传》,还没有完成。这时有事到外地去,和服子慎相遇,住在同一个客店里,起初两人并不认识。服子慎在店外的车子上,和别人谈到自己注《左传》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听出服子愎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郑玄就走到车前对服子慎说道:“我早就想要注《左传》,还没有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谈论,大多和我相同,现在应该把我作的注全部送给您。”终于成了服氏注。
服虔少年清苦励志,尝入太学受业,举孝廉,官至尚书侍郎、高平令,中平末,迁九江太守,因故免官,遭世乱,病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