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梦里,就是这样迷糊又轻松的感觉。没有过去的烦心,也没有未来的压力。这梦暗暗的,类似夕阳下山后还有些微亮却即将跨入黑夜的天空。我刚刚支好了我的帐篷,但还在思索着是否有把地钉插紧,思绪很快,混沌但有答案,我肯定我应该是插紧了。然后我坐在帐篷入口处休息,仿佛忘记了食物,却并不感到饥饿。你看,这就是梦最大的好处,没有生理的需求,也没有爱恨情仇。
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梦,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和安全感,我一直在思索着一些细节的问题,像是缓缓转动的黑胶片,是一种舒适的思考。渐渐地,思绪就会空了下来,这是无法回忆的时刻,我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进入深度睡眠的。但是我能惊醒,在进入无意识的前一刻,是一种挣扎,一丝现实侵入了温柔的梦,就能如针一般刺破安全的气泡,咕噜噜如同落水的感觉,一下惊醒。痛苦不已。
目的多少是带有强迫性质,生存的强迫、社会的强迫、他人或自己的强迫。最近有些偏向虚无主义,虽说慵懒了一些,却也常常如梦中惊醒一般被生活和家庭刺破安全的泡泡,又重新落入现实冰冷残酷的海水中挣扎。
一些责任感是很大的束缚,但逃离往往意味着恶,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这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积极向上的世界,消费主义多年的洗脑总给人们一种生活能更美好的感觉。
说世上有两种人不在乎钱,一种是真有钱,一种是真贫穷,是一种意识上的贫穷。前者来说,钱已经多到再多都没有意义了,所以不在乎;对后者来说,就要把话题扯到资本主义早期的欧洲了。
资本主义以前,人们是很少有积蓄财富的想法的。在早期的工厂里,计件发薪的工作,提高单件薪水反而降低了个人效率。为什么?只是因为工人赚够他心目中的金额就满足了。这是一种工作为了生存或享受的思想,而不是工作为了钱。有个忘了名字的哲学家在那早期提到过工作是什么,倒是宗教的苦行主义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答案。
慢慢的,工作才变成一个习惯,一个说不出为什么但必须要有的事情。接下来就是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马克思的《资本论》给资本家们敲响了警钟,而后才真正步入正轨。
消费主义是一针巨大的加速剂,其效果到目前仍控制着经济的脉搏。任何国家都无法想象消费主义的破灭,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但这必然有停止的一刻,也许能缓缓地转变,让欲望和需求往其他方面进击。若是短时间内到达顶点或遇到巨大阻力而骤停,也许引发的灾难不亚于突然没有了月亮。
我在理智上希望能够没有目的地做一些事情,但潜意识的功利想法从不曾完全摆脱。这个社会对我还有巨大的压力,如空气一般,只有让它充斥于体内,才感觉不到压力。如果真空,就会被压瘪。
一种孤独感,失落,知耻却只能懦弱回避。
古人提出了一些优秀的案例和思想,飘在云头怎么也够不着,倒是一不小心就被风吹散,一丝不剩。
慢慢的,就很信命这个东西。或者很多人不喜欢听,也可以称其为势。顺势则是依命,逆势自然比较困难又难以成功。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成长环境也不同,自然都有优势和劣势。我只是个凡人,有很多畏惧所以不能成为勇士,很多自私所以不能成为侠士,很多纠结也不能成为隐士,只是个凡人。
人是否应该依照自己的性子找到优势,然后依势而行。还是只能被社会挟持,一起去挤一座独木桥,看着顺势的轻松跑在前面,努力又麻木地咬牙追赶,却怎么追也追不上。
现在有很多正确的价值观,却是已逝一些我们称为偶像、圣人、大师等都未具备的。我想表达的不是时代与价值观的问题,而是是否一些价值观阻碍了真正有意义的东西的出现,例如一个圣人。
舍得是一个很好的词,一件事物总有两面性,中国文化,无论是哪一家,都承认事物发展的起伏规律。有高就有低,到顶了必然就会下跌。持盈保泰那得有多么高超的技术,往往是稍稍欠一点最好。于是多了,就该舍得舍。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若要大成就,必是非常人,依我所想,应该是一个不符合当代价值观的人,从小就不被家长老师喜欢,却执着为了理想抛弃家庭、事业,一生苦难,死后曝名于天下。
这都是臆想,父母往往梦想着孩子很优秀,却将一些可能性早早的扑灭了。都是纠结的人啊。
网友评论